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郭薇灿 长沙报道
一面锦旗,从企业的手里递来;一次调解,在“三所一庭”的桌边完成;一段视频追踪,把“黄色小卡片”的链条掐断。
在湖南湘江新区,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身处雷锋故里,以雷锋为名,三十年如一日,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守护平安。他们就是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湖南湘江新区公安局雷锋派出所。
雷锋派出所,名字已经立住。记者在这里看见另一种立住:夜巡的红袖章,柜台的加班灯,侦查里的那一帧关键画面,调解后的那一声“算了”。
法治不是远处的词,是近处的手。把冲突按下静音,把秩序调回正常。阳光照到哪儿,守护就跟到哪儿。

“三所一庭”调解室。
一张网,兜住群众急难愁盼
在雷锋派出所,像这样的故事常常上演。
池女士因停车不当引发邻里纠纷,车牌被人多次掰歪。民警熊子杰、辅警张文武现场出警,火速处置,将双方带至“三所一庭”调解室,历经两小时,讲法理、讲人情,双方握手言和。发生纠纷的邻里骆先生事后还专程送来锦旗:“感谢你们为百姓解难题!”
兄弟因家产争执十多年,母亲哭诉,双方剑拔弩张。社区民警杨警官劝母亲冷静、不偏袒,耐心倾听两人积怨,引导换位思考,最终促成重归于好,姐姐当场提出组织家庭聚会,还特地邀请杨警官一同出席。
垃圾站施工矛盾激化,物业、业主互不相让。副所长姜润带队启动“三所一庭”机制,联动街道、法庭、社区,召开“物业议事会”,多方协商化解矛盾,推动设施如期启用。居民说:“现在垃圾站没臭味,心里也敞亮了。”
2025年以来,该所共排查矛盾纠纷1687起,调解率99.9%。从家庭纠纷、邻里矛盾,到企业讨薪、物业问题,“小切口”入手,“硬措施”落地,一桩桩矛盾在雷锋精神感召下烟消云散。

雷锋义警队伍,在每日高温时段和傍晚等群众聚集高峰,沿水库周边开展不间断巡逻。
一股劲,守护发展万家灯火
雷锋派出所辖区面积60.2平方公里,实有人口15万余,聚集了中联重科、巴斯夫杉杉等多个百亿级项目。面对“大开发、大拆迁、大建设”带来的流动人口激增、治安形势复杂,民警们将“服务企业、守护发展”写进每日行动。
当商务公司因佣金纠纷陷入僵局,民警戴锐火速赶赴现场,依法调解,助企业恢复秩序,获赠“雷霆出击、智勇双全”锦旗。
危化品企业隐患排查时,社区民警朱金良发现灭火器即将过期,及时督促整改,并组织宣讲提升员工安全意识,被称为“最细致的吹哨人”。
在建工地劳资矛盾易发,社区民警杨益每月下工地“查风险”,现场指导防诈宣传,督促落实实名制,工人直言“心里更踏实”。
此外,雷锋派出所还组建422人“雷锋义警”队伍,常态化巡逻水库,劝导防溺水;依托四级快反机制,破获盗窃、诈骗等案件多起;创新推行“一项目、一警官”机制,靠前服务企业,推动形成高效、共治、法治的营商环境。

群主赠送锦旗。
一颗心,让服务有温度有力度
他们,是法律的执行者,也是群众的贴心人。
深夜3点,居民家中首饰不翼而飞,民警吴永嘉敏锐察觉“熟人作案”,精准锁定嫌疑人,12小时破案追回赃物。
和康园地下车库车窗被撬,8000元现金被盗,民警吴宗祥视频追踪、人赃俱获,事主感动送来锦旗:“人民警察为人民!”
户籍窗口推行“网上办、就近办、上门办、一窗办”,为重病老人送证上门,为考生开通身份证绿色通道。今年以来上门办证15人次,身份证办理2458件,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派出所还常年开展“一对一”帮扶,累计帮扶留守儿童120余名、孤寡老人16名。有一名8岁孤僻男孩,民警轮班接力8年,如今已成长为阳光少年,称民警为“亲人”。
雷锋派出所,名字不一般,工作也不“一般”。从党建育警到群防群治,从警企联动到议事会协商,从一面面锦旗到一项项数据,法治的阳光,落在城市的边角。守一方平安,暖一城人心。
这是“雷锋”的底色,也是公安的守护。
来源:红网
作者:郭薇灿
编辑:王艺卉
本文为普法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