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5日讯(记者 肖依诺 实习生 谢菲儿)“花2688元拍写真,从头到尾没拿到合同和发票,选片时还被‘忽悠’花4000元买40张精修照片。我想买原片(底片),影楼却说只能买精修,这合理吗?”近日,郴州市北湖区一网友在红网《问法湖南》平台上发帖求助,道出不少人拍写真时的疑惑。
“影楼作为经营者,存在明显的违规行为。”北京市京师(长沙)律师事务所律师黄春香明确指出,一方面,影楼没有提供合同和发票,不仅违反了经营者法定义务,属于不规范经营,还让消费者缺少了维权的关键依据;另一方面,以“只能买精修”为由拒绝出售底片,本质就是捆绑销售,涉嫌强制交易,侵犯了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消费者有权拒绝。
湖南湘军麓和律师事务所律师周翠芳进一步表示,如果拍摄前未签订合同,或合同中未明确约定底片归属及收费条款,影楼事后要求额外付费购买底片,可能构成不公平交易。“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店堂告示等方式排除或限制消费者权利,影楼若未提前告知底片收费规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她还提到,部分地区如浙江、贵州、山东等地明确规定,摄影服务结束后经营者应交付全部底片且不得另行收费,郴州市虽暂无类似规定,但消费者仍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张权益。
那么,遇到这种“底片套路”该如何维权?
周翠芳建议,可先与影楼沟通,明确指出其行为可能违法,并要求交付底片或提供合理解决方案;如果协商无果,拨打12315热线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www.12315.cn)投诉,需准备支付凭证、聊天记录等证据;若影楼有强制消费、价格欺诈,可以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若这些途径无法解决,可以通过法律诉讼,要求影楼交出所有底片,并主张因维权产生的合理费用,比如交通费、误工费等。
周翠芳提醒,消费者在拍写真前务必签订合同,将底片归属、收费标准等细节写清楚;付款后记得索要发票,并保存聊天记录、沟通录音等凭证。这样一旦发生纠纷,既能维护自身权益,也能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肖依诺 实习生 谢菲儿
编辑:王媛
本文为普法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