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许蘩 永州报道
“挽救一个人,就是守护一个家,更是为社会增添一份和谐。”在齐福翠看来,她的工作意义深远。齐福翠现任道县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股股长,因工作表现出色曾获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基本素质教育工作优秀个人等称号。
道县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股股长齐福翠。
扎根基层勤作为,勇当平安“守护人”
“基层司法工作是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必须做实做细,做到群众心坎上。”这是齐福翠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担任基层司法所所长期间,她主持调解各类纠纷千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9%,其中疑难复杂纠纷近百起,涉及当事人537人,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防止群体性上访事件22起,防止群体性突发事件35起,防止民转刑案件45起,避免非正常死亡达56人次。
2021年担任社区矫正管理股股长后,她迅速转换角色,将严谨细致的作风带入新领域,组织制定了《道县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管理细则》,推动社区矫正工作规范提升,出具调查评估意见1897件,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701人,无一人脱管漏管。
她还全面组织开展司法行政远程视频会见等便民措施,服务群众1661场次,共计3091余人次,切实织密了特殊人群管理安全网。她坦言:“这份工作责任重大,关系到社会安宁,也关系到每个矫正对象家庭的未来,丝毫不敢懈怠。”
情法交融巧矫治,甘为迷途“引路人”
社区矫正不仅是监管,更是教育与挽救。齐福翠深知“矫行”先需“矫心”的道理,始终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
2021年12月,齐福翠在告知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对象唐某要安排时间到医院诊断时,发现唐某情绪异常激动并拒绝诊断。面对这种情况,齐福翠勇于担当,一方面努力安抚唐某的情绪,另一方面积极探寻问题根源。通过调查得知,唐某因患尿毒症,每年治病花费大,家中有子女需抚养,仅靠妻子收入,已无力承担诊断费用。
“在了解到他家的实际困难后,我觉得不能只是依法办事,更要帮他渡过难关。”齐福翠回忆道。她多次翻阅相关的救济政策文件,向上级汇报协调,最终为唐某争取到了民政部门的救助资金和低保政策,解决了燃眉之急。
同时,她针对唐某的负面情绪,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进行了严肃且耐心的教育疏导。这份既有法度又不失温度的工作方式,深深打动了唐某,使他不仅配合完成了病情诊断,更打消了报复社会的念头,重拾生活信心。
扶危助困促新生,乐做回归“摆渡人”
“社区矫正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顺利回归社会,成为守法公民和有用之才。”齐福翠将安置帮教视为矫正工作的延伸,用心用情帮助特殊群体重启人生。她耐心倾听诉求,细心解答疑问。
解矫人员胡某的产业转型便是成功一例。当得知胡某的脐橙种植因市场、天气双重打击陷入困境后,齐福翠没有坐视不管,她迅速联系镇政府,组织专业人员实地勘查,寻找转型出路。结合土质优势和市场需求,最终引导胡某转向种植市场前景更好的五指毛桃、何首乌等中药材。
“当时真是山穷水尽,齐股长他们的帮助,给了我希望和新方向。”胡某感激地说。如今,胡某的120亩中药材基地不仅扭亏为盈,还带动了周边贫困户就业。他更愿意分享经验,帮助其他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对象共同发展,实现了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转变。
齐福翠欣慰地表示:“看到他们通过努力重新找到人生价值,安居乐业,就是我这工作最大的成就。”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齐福翠没有豪言壮语,唯有二十多年的默默耕耘与持之以恒。从田间地头的矛盾化解,到对特殊人群的精准监管与温情帮教,齐福翠用坚定的步伐、细腻的心思和专业的素养,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凡的“司法为民”答卷。
来源:红网
作者:许蘩
编辑:王媛
本文为普法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