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防科大“忠诚无名”情景思政课开讲 沉浸式再现无名英雄的赤胆忠诚

来源:红网 作者:陈宗昊 张鑫 张云皓 编辑:叶琴 2025-10-10 16:28:39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1.jpg

“忠诚无名”情景思政课。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宗昊 通讯员 张鑫 张云皓 长沙报道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传承弘扬“哈军工”精神和“四无”精神,深化构建学校“能动思政、贯通育人”大思政育人体系,国防科技大学创作排演“忠诚无名”情景思政课,10月9日晚在长沙校区三号院学术交流中心拉开帷幕。思政课坚持历史与现实相辉映、理论与实践相贯通,生动展现了隐蔽战线和科技战线可歌可泣的革命史、发展史、奋斗史。学校政委陈国强出席。

这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以“追光”“抉择”“家国”“攀登”四个篇目为脉络,通过故事讲述、情景演绎、时空对话等形式,带领官兵穿越百年风云,在光影交织中走进从大革命时期到新时代的10余组典型故事,感悟那些对党忠诚、以身许党的无名英雄的精神世界。

追光——暗夜行者,以忠诚点燃信仰之火

“追光”篇章将观众带回到革命战争年代,授课人生动再现了“龙潭三杰”之一的钱壮飞在顾顺章叛变危急关头破译密电、挽救党中央于危亡之际的惊心动魄,曾希圣率领军委二局破译敌军密码、助红军四渡赤水的智勇传奇……

当听到钱壮飞为争取转移时间,将子女暂留敌营,诀别时只问一句“你会做饭吗”,许多官兵眼眶湿润。“真正的忠诚是黑暗越深,信念越亮。”隐蔽战线无名英雄们用无声的坚守撕破黑暗,生动诠释了“忠诚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孤勇”。

抉择——生死一线,以忠诚标定人生航向

“抉择”篇章则将忠诚置于生与死、义与利的天平上称量。熊向晖潜伏敌营12年,身处虎穴却心向延安,一句“积极抗日是真革命,不愿抗日是不革命,反对抗日是反革命”,令人振聋发聩;而朱枫烈士“我是追你们追到台湾省来的”“解放台湾,统一祖国”的铮铮誓言,更是让在场所有人心中激起千层浪涛。她被捕前留下的信中写道:“个人的事情暂勿放在心上,更重要的应该先去做。”这“更重要的事”,正是共产党人用生命守护的初心与使命。两位英雄在个人生死与家国大义之间的无悔抉择,深深叩击着每一位观众的心扉。

家国——跨越山海,以忠诚书写赤子情怀

在“家国”篇章中,历史的镜头从战火硝烟转向和平年代的无声战场。冯翠华、余玛丽、徐曼华、王曰和4位归国女华侨,放弃海外优渥生活,毅然投身国防教育事业。她们深情呐喊:“祖国,我们回来了!”从此,三尺讲台成为她们的战场,粉笔灰染白了双鬓,却点亮了万千学子的报国之心。而在世纪之交,我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时,王树工、李君、王加龙3位学校优秀毕业生,在炮火中逆行冲锋、抢救战友、誓死守护国家机密与尊严的英雄壮举,为和平时期革命军人践行忠诚做出最鲜活的注脚。无论是海外归国还是奔赴一线,这一“归”一“赴”,让“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直抵人心,共同谱写了跨越时空的家国情怀与赤子忠诚。

攀登——矢志一流,以忠诚锻造胜战之刃

在“攀登”篇章中,我们看到了忠诚最富时代化的动人形态:它不仅是无声的坚守,更是向着科技高峰、胜战前沿和生命极限奋勇冲锋。从“中国巨型机之父”慈云桂立下“搞不出银河机就跳湘江”的誓言,带领团队在艰苦条件下研制出“银河-I号”,到以轮椅为“战车”的冲锋战士王戟坚守科研一线;从学校优秀毕业学员刘光在自卫反击作战中两次奔赴战场,一家两名烈士、6位英模,到维和英雄杜照宇海外执行任务壮烈牺牲,再到语言尖兵闫元元副教授两上雪域高原执行任务……一代代科大人虽身处不同战位,却以不同方式完成了对忠诚的传承与践行。

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那些在历史暗夜中追光的人,终将化作星辰,照亮后来者的路。他们的名字或许无名,但他们的忠诚,永远镌刻在人民军队的旗帜上,闪耀在强军事业的浩瀚长河中。让忠诚之火在我们手中燃成烈焰,让忠诚之旗在强国强军的伟大征程中永远高高飘扬!

来源:红网

作者:陈宗昊 张鑫 张云皓

编辑:叶琴

本文为普法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pf.rednet.cn/content/646954/54/1534194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普法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