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媛 张家界报道
清晨七点,监狱办公区的灯光已穿透薄雾,徐德恩早已在办公桌前忙碌。桌上的日程本写得满满当当:上午召开监狱安全工作推进会议,下午审核三份政府采购合同、协调监管区标识更新验收,晚上梳理该会议安排部署的隐患排查问题整治台账……这是他作为办公室主任的普通一天,也是他三十载从警生涯的真实写照。
徐德恩,湖南省张家界监狱办公室主任、一级警长。从青丝到白发,始终初心如磐,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监狱的“大管家”“大参谋”“老黄牛”。
他是高效运转的“大管家”
2020年12月徐德恩担任监狱办公室主任一职,履职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把各部门的职责清单逐一贴在办公室对面墙上,他常说:“先把‘线头’理清楚,做事才不会像乱麻一样缠在一起。”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运用四象限时间管理法则,构建起“日安排、周调度、月总结”的工作机制,确保千头万绪的事务井井有条。去年集中整治期间,这套方法发挥了关键作用:他牵头制定34项整治措施及实施方案,通过高效协调督促,推动所有问题提前整改销号。同事们笑称他就像一台精准运转的“中枢轴”。
办公室承担着统筹行政事务、机要保密、公车管理等十项职能,涵盖行政、后勤、法治等多个领域,头绪多、责任重。面对这些千头万绪的职能,徐德恩从不含糊,始终知责于心、明责于行、担责于身。
五年来,在他统筹推进下,办公室不仅切实保障了公务车辆的安全行驶,每一场会务也筹备得细致入微、面面俱到,更妥善应对并化解了多起突发情况,有效避免了舆论风险。
在做好行政统筹和应急处置的同时,他作为后勤保障的“总管”,把“厉行节约”落到实处。为规范采购流程,他牵头建立18项内控制度,办公用品申领均按标准核量发放。每当部门间因职责交叉起摩擦时,他总会主动上门协调:“你难处我记着,他顾虑我去说”,像“纽带”一般,化解了工作中的衔接难题。
他是破解难题的“大参谋”
“参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徐德恩始终将这句话作为工作信条。在他看来,参谋的价值在于用专业能力破解僵局。
2024年2月新领导班子到任后,他第一时间协助党委开展全面调研。针对监狱上收后的历史遗留问题,他一头扎进档案室,翻阅近十年的工作台账,从日常运行的“人、财、物、事”四大维度,梳理出15个关键难题,每个问题后都附上了详实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成了破解监狱发展困境和僵局的“金钥匙”,同事说:“徐主任的方案,照着干就踏实。”
参谋之功,既见于关键时刻的破局,更融于日常工作的点滴。
五年来,他主笔的各类重要文稿累计超50万字,文稿里的每一组数据都经过反复核验,务求精准无差;向领导提建议前,他必先吃透政策、权衡利弊,保证数据详实准确;至于实际落实的举措,更要经过三四遍修改打磨,力求周全完善。
在监区文化建设中,他首次建议提出以“法筑心墙、德引正航”作为服刑人员教育改造的主题理念。为让这一理念落地,他推动主题理念走进监区的宣传栏、文化墙,融入日常教育课程,使“知法、守法、崇德、向善”的意识慢慢在服刑人员心中扎根。
“惩罚不是最终目的,教育改造好才是根本。”徐德恩常说,“我们要用法律筑起规则防线,用道德引领正确方向,这才是监狱工作的意义所在。”
他是连轴转动的“老黄牛”
“耐得平淡、舍得付出、默默奉献”,这是徐德恩始终恪守的工作准则。五年来,他始终扎根在工作岗位上,日复一日坚守,从未有过丝毫松懈。
今年除夕,徐德恩如往常般提前到岗,却突然得知家人住院的消息。但因值班任务在身,无法赶赴医院陪伴,心中满是愧疚。“想起这我就很自责,没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他无奈说道。但在他看来,肩上的责任不仅是对家人的牵挂,更是对“平安”二字的责任。“小家不圆大家圆,监狱平安我心安。”对他而言,在节假日里坚守岗位早已成为了习惯。
三十载春秋,徐德恩的头上已添了不少白发,但他的脚步依旧坚定。“我在阵地在”,是他对岗位的承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是他对事业的担当。365个日夜的坚守里,他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监狱事业高质量发展倾注了全部心力,用铁肩担起千钧重任,以丹心映亮警徽光芒。
来源:红网
作者:王媛
编辑:孙婧紫
本文为普法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