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在部队驻训期间开展训练活动。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宗昊 通讯员 高欣 顾莹 报道
“八一”建军节当天,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的师生员工默默坚守战位,在科研攻关前沿、在试验外场一线、在实习实践现场、在后勤保障前端……他们以“空天人”的奋斗姿态向属于自己的节日“敬礼”。日前,空天科学学院政委王海楼带领机关领导走访慰问了在学院的工作人员,并向全院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
易仕和教授带领大家开展科研攻关。
学院空气动力学实验室,易仕和教授带领团队围绕装备技术难点开展试验数据分析,稳步推动研究进度。实操中,易教授手把手示范解惑,团队成员潜心领会、讨论交流。
学院某实验室,某研究所的教员们正以毫米级的精度雕琢图纸、调试设备。这段时间,他们将集中精力开展某项性能测试实验,加紧推进项目验收评估工作。
学院某重点实验室。为全力保障后续飞行试验任务顺利推进,团队全体教职员工放弃假期,打响冲锋攻坚战。仿真平台数据奔涌、试验台前身影忙碌,从方案论证、技术攻关到系统联调,每个环节都凝聚着集体的智慧与汗水。
学员某大队。假期校园宁静,安全防线从未松懈。队干部深入学员宿舍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确保消防设施完好、通道畅通,逐一排查用电隐患。耐心叮嘱离校学员务必关闭宿舍总电源。
“作为队干部,深感‘安全无假期’的责任之重。每一次检查、每一句叮嘱,都是对隐患的主动出击,是对师生平安的郑重承诺。这份守护值得全力以赴。”队干部姜欣彤说。
在西北某边防连、在驻训部队所处大漠深处、在东南沿海某部队……这个暑假,学员们奔赴基层部队一线实习,他们或在连队哨所站岗、或在边境执勤、或进行后勤保障演练、或开展高强度军事化训练:
“从热血军校到祖国边关,我十分荣幸能到边防一线生活学习,深刻体会到了边防军人的坚韧和伟大。”
“我记住了连长的一句话:‘在基层,合格是不够的,优秀才是开始。’这句话激励我每天认真训练,让我明白了‘军人’二字的分量。”
“严谨藏在每颗螺丝的扭矩里,责任落在每次出发前的检查中。这段经历不仅让我掌握了技能,更懂得了平凡岗位上的坚守,就是对责任最好的诠释”……
学员们感言,这个“八一”,他们在军营收获了不一样的成长体验。
“高地·拓天”科普宣讲团成员在部队开展科普宣讲。
河南洛阳。某系组织军人学员赴基层部队开展实习实践。他们配合部队制定学员实践内容,认真做好学员日常训练和生活保障。同时,作为“高地·拓天”科普宣讲团成员,教员主动提出为部队官兵开展科普讲座,点燃官兵的科研热情。
“目睹学员在实践中成长、科普中探索、训练中坚韧,深感付出意义重大,这是科大教员的职责所在。”教员张博伦说。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某院。某系组织地方生学员在这里开展暑期实习。学员们聆听了航天科工集团资深专家和工程师们的精彩报告、近距离接触国家航天科研生产一线,深刻了解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相关技术发展、航天科工集团某院的创新研究历程,更加坚定了“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信念。
教员们在试验外场送天拓卫星出征。
某试验外场。天拓六号卫星装箱转运抵达发射中心,试验队成员同期抵达,目前正在发射场测试大厅开展发射前的测试工作,计划8月下旬发射,卫星主要用于国防科技大学新一代卫星平台、卫星物联网等新技术验证。
贵州。航天力学拔尖班22、23级学员把课堂搬进生产车间。他们聆听报告、观摩生产制造流程、探访老厂房……带队教员全程守护:白天现场教学,夜晚复盘推演。学员们纷纷表示要接过老一辈航天人的火炬,为实现航天梦贡献青春力量。
星河璀璨、征途未已。在这个属于军人的节日里,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的师生员工以坚守诠释忠诚、用行动践行使命。每一组数据的推演、每一次实验的突破、每一场实践的磨砺,都是对“强军兴国”的生动注解,也是对浩瀚宇宙的执着奔赴,他们将为祖国的航天梦写下最绚烂的篇章。
来源:红网
作者:陈宗昊 高欣 顾莹
编辑:邬璐明
本文为普法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