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申请注册“LAFUFU”商标。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肖依诺 长沙报道
最开始,Lafufu只是海外潮玩圈的一个玩笑梗,是粉丝们给盗版Labubu起的外号。fake的“f”加上Labubu,组成了Lafufu——“Ugly Step-Sister(丑继妹)”,低配平替,不入正典。
但随着Lafufu“丑出圈”,甚至成为一种亚文化现象,泡泡玛特终于坐不住了。
7月7日,天眼查显示,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近日申请注册“LAFUFU”商标,类别为健身器材,目前处于等待实质审查状态。
一个网友自造词汇,凭何让“正主”亲自出手?
Labubu与Lafufu。
“自我山寨”,意在先下手为强
泡泡玛特注册“LAFUFU”,并非突发奇想。
据媒体报道,有知情人士针对这一商标注册行为回应称,此举属于“主动防御性注册”,旨在更好地打击侵权行为。
“这种‘自我山寨’行为,其实是先下手为强。”湖南国楚律师事务所律师胡佳敏解释称,品牌方可以主动注册那些可能被仿冒、擦边使用的词或图案,以防范恶意抢注、傍名牌等行为,为维权预埋法律抓手。
主动防御性注册通常有两类:跨类别防御与同类别防御。
其中,“跨类别防御”以“苹果”品牌为例。我国商标注册将所有商品及服务共划分为45个大类,苹果公司不仅在核心产品类别注册商标,还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类别进行注册,以实现商标的全面保护,防止他人在其他行业借名混淆。
老干妈防御性注册了“老干爹”“老十娘”等。
“同类别防御”则更具话题性。比如老干妈注册了“老干爹”“老十娘”,五粮液注册了“五狠液”“六粮液”,星巴克注册“星爸爸”,小米将“大米”“黑米”等五谷杂粮都注册为商标……这些防御性注册行为,本质都是未雨绸缪,降低品牌被山寨的风险。
如今,Labubu凭借其“丑萌”形象和独特设计,已成为2025年全球潮玩市场的现象级IP。为加强品牌防线,公司一方面在文具、食品等周边类目展开全品类防御性注册,又提前圈定“LAFUFU”这个名字的商标权归属。
“如果将来有商家试图以‘LAFUFU’名义,销售与Labubu相关的玩具产品,泡泡玛特可据此主张商标侵权,依法维权。”胡佳敏说。
近期,多地海关查获大量Lafufu。(图源:海关发布)
商标失守,小心“真假倒置”
长沙“城市名片”茶颜悦色,曾经就是“没来得及下手”的那个品牌。
品牌创立初期,其所属的湖南茶悦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茶悦公司)只注册了“茶颜悦色”在第43类(餐饮服务)的商标,却忽略了与产品直接相关的第30类(茶饮料)。这个疏忽,恰好被广州洛旗公司钻了空子。
洛旗购入了早在2008年就注册的“茶颜观色”商标,并在第30类成功注册后,反手起诉茶颜悦色侵权。一时间,“正主”被告,山寨方反而拿到了“合法商标”的说辞。
2020年,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驳回原告诉请,理由是洛旗作为同行业竞争者,明知茶颜悦色的知名度却仍恶意注册,主观恶意明显,已违反诚实信用原则。
2021年,茶颜悦色开始反击,起诉茶颜观色不正当竞争。
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认定:茶颜观色构成不正当竞争,判令其赔偿170万元,并责令停止虚假宣传、装潢模仿等行为。二审维持原判。
茶颜悦色官方微博称“真的需要申请一箩筐的商标才行”。
当时,茶颜悦色官方微博发声,讲述心酸历程:“谁晓得茶颜会做这么大咯,真的需要申请一箩筐的商标才行!”
一场商标拉锯战,让品牌真正意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
经历这场教训,茶悦公司开始大规模补课,“宁可多做、不敢再等”。新品牌“鸳央咖啡”和“古德墨柠”在尚未开业时,就申请了商标的全类别注册,防御体系一步到位。中国商标网显示,截至2025年7月8日,茶悦公司名下已申请超过1100件商标。
截至7月8日,湖南茶悦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名下已申请超过1100件商标。
近年来,随着知识产权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本土品牌在IP构建阶段就开始提前布防、主动卡位。
回到泡泡玛特注册“LAFUFU”这一步,看似多此一举,但在商标维权的现实战场上,先一步出手,往往就是能不能拿回主动权的分界线。
来源:红网
作者:肖依诺
编辑:孙婧紫
本文为普法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