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民警给小宇送来生日蛋糕和文具。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璇 通讯员 徐德恩 张家界报道
10月的阳光,带着丝丝暖意,洒在湖南省武冈市荆竹镇的一个普通农家小院。10岁的小宇(化名)像往常一样,在院子里玩耍,但今天他的眼神里多了一份期待。
不远处,一辆汽车缓缓驶来,车上下来几位身穿制服的监狱民警,他们手中捧着一个精美的生日蛋糕。
与此同时,在几百公里外的张家界监狱,服刑人员邓某正在深深思念着儿子小宇。
当小宇通过民警带去的视频,看到身穿囚服的父亲时,动情地说:“爸爸,蛋糕我收到了!上面的奥特曼真帅!”
儿子开心的模样,让之后看到视频录像的邓某,热泪盈眶,哽咽难言。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一段温暖人心的故事呢?
一份亲情,牵出特别行动
事情要从一次日常谈话说起。
张家界监狱民警禹文樟在近期工作中发现,服刑人员邓某改造表现出现异常,时常神情恍惚、心不在焉。
凭借丰富的管教经验,禹文樟意识到这背后一定有心事。
他清楚地记得,就在不久前,邓某在一次与母亲的视频会见后,情绪就明显低落。原来,当时邓某就发现母亲的眉毛不见了,追问下得知母亲已被确诊癌症。
这一次,当禹文樟再次看到邓某魂不守舍的模样,他决定深入了解。
经过几次深入交谈,邓某终于敞开心扉。
原来,儿子小宇的10岁生日即将到来,而母亲病重的消息更让他忧心如焚。想到自己连续多年缺席孩子的成长,特别是每当想象孩子生日时期盼又失望的眼神,再想到重病的母亲,他就愧疚难当,夜不能寐。
“每次想到儿子生日时失望的眼神,想到病床上的老母亲,我就彻夜难眠。”邓某的这番话深深触动了禹文樟。作为一名管教民警,他更清楚这份双重牵挂已成为邓某改造路上最大的心结。
这份沉甸甸的亲情,虽然隔着高墙,却同样真挚动人。
迅速响应,制定暖心方案
禹文樟立即将这一情况向监区负责人作详细汇报。
令人感动的是,这一看似个人的情感需求,迅速得到了监狱各级领导的重视。监区负责人在听取汇报后当即指示:“孩子生日,一定要选购他最喜欢的奥特曼蛋糕,准备一套精美的文具,还要录制一段孩子和奶奶的视频带回来。我们要让服刑人员感受到,他们的家人没有被遗忘。”
张家界监狱党委委员、副监狱长郑明刚对监区的这一暖心举措给予肯定。他嘱咐所有民警:“教育改造要用心用情,我们要让服刑人员感受到,家人和社会并没有放弃他们。”并当即表示,这次帮教活动要精心策划,制定详细方案,切实为服刑人员子女送上一份特殊的生日祝福,让关爱直抵心灵深处。
在出发前往武冈的前一天,张家界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龚朝霞专程来到监区,详细询问活动准备情况。
她特别交代参与的民警:“一定要把这份祝福送到孩子手上,送进孩子心里。同时,要详细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如实带回给他的父亲。这种个性化的亲情帮教,正是我们探索教育改造新路径的有益尝试。”
温情守护,跨越百里的爱心传递
10月11日下午,经过几个小时的奔波,监狱民警带着精心准备的生日蛋糕和文具用品,出现在了邓某位于武冈市荆竹镇的家中。
这是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
邓某服刑后,小宇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奶奶身患癌症,爷爷体弱多病。家里最醒目的装饰就是小宇每年用奖状贴成的“荣誉墙”——那是这个家庭最大的骄傲。
10岁的小宇看到陌生民警的到来,起初还有些胆怯,但当他看到那个精致的奥特曼蛋糕时,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这个蛋糕是爸爸特意为你选的,他希望你能像奥特曼一样勇敢坚强。”民警轻声告诉小宇。孩子用力地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抚摸着蛋糕盒子,仿佛那是世间最珍贵的礼物。
在随后的交谈中,民警了解到,尽管家庭面临困难,小宇却格外懂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他很少在爷爷奶奶面前提起爸爸。但奶奶说,孩子经常在夜里偷偷哭泣,想念远方的父亲。
这个来自高墙内的生日礼物,不仅圆了孩子的生日梦,更慰藉了全家人的心。
第二天,在张家界监狱的教学室里,播放屏幕上出现儿子捧着蛋糕的开心笑脸,那句“爸爸,蛋糕我收到了!上面的奥特曼真帅!”让这个七尺男儿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
“儿子,爸爸对不起你……你要听爷爷奶奶的话,好好学习……”邓某边哽咽边默念道。
看完视频,邓某擦着眼泪对在场的民警说,“感谢政府,感谢警官!我从来没想过,在监狱里还能用这种方式参与孩子的成长。这份恩情,我永远铭记在心。”
服刑人员邓某跟家人视频。
双向温暖,照亮改造之路
这次特殊的亲情帮教活动,带来的温暖是双向的。
对小宇来说,他收到了来自父亲的特殊关爱,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对邓某而言,这次活动则成为了他改造路上的重要转折点。
自此以后,邓某的改造积极性明显提高。他不仅自觉遵守监规纪律,还主动报名参加了监狱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
在最近一次的思想汇报中,他写道:“这份特殊的关怀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我要用积极改造的实际行动,早日回归社会、回归家庭,做一个对家庭负责、对社会有用的人。感谢政府的良苦用心,是你们让我重新看到了希望。”
更令人欣慰的是,这次帮教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宇一家的生活困境。
监狱方面在了解到小宇家的实际情况后,正准备积极联系当地民政部门,探讨能否给予适当的帮扶,让关爱延续得更远。
创新探索,司法温度融化坚冰
这次特殊的生日祝福,并非孤例。
近年来,张家界监狱不断创新教育改造方式,先后推出了“亲情视频帮教”“亲情会见”“节日关怀”“特困家庭帮扶”等一系列创新举措。
数据显示,参与过个性化帮教活动的服刑人员,改造积极性显著提升,违规违纪率大幅下降。这些数据背后,是司法温度的生动体现,也是教育改造工作成效的有力证明。
作为一名基层管教民警,禹文樟在这场爱心传递中有着深切体会:“铁窗之内需要法律的刚性,迷途之心更需要司法的温度。每个服刑人员背后都有一个家庭,他们的改造不仅关系到自身,更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只要用真情叩响紧闭的心门,用担当架起沟通的桥梁,再坚硬的冰也会融化,再遥远的路也能抵达。”
任重道远,教育改造永远在路上
龚朝霞表示:“教育改造工作任重道远。这种个性化的亲情帮教,是我们探索教育改造新路径的有益尝试。我们不仅要管得住,更要改造好。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个性化帮教工作,探索更多富有成效的教育改造新方法,让法治与帮教同向而行,把监狱的主责主业牢牢扛在肩上,为维护社会平安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这份来自高墙内的特殊生日礼物,已经超越了物质本身的价值。它是一束光,照亮了孩子纯真的笑脸;它是一座桥,连接了割舍不断的亲情;它更是一粒种子,在服刑人员心中播下了新生的希望。
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中,这种刚柔并济、法理情相融的教育改造实践,正以其特有的方式,书写着司法为民的温暖篇章。
来源:红网
作者:刘璇 徐德恩
编辑:叶琴
本文为普法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