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专(左二)向党忠诚宣誓。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璇 常德报道
清明时节,湖南省德山监狱的老樟树抖落一冬的枯叶,新芽在枝头召唤着春天。大家又想起了那个如春风般温暖的“专主任”,他已经离开3年了。
2022年2月23日,省德山监狱政治处副主任、四级高级警长李红专患病离世,年仅47岁。
这位用23年监管生涯诠释忠诚本色的监狱人民警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惦记着工作:“不要给领导打电话,不要给组织添麻烦......”
2022年6月,他被追记二等功;同年11月,被追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
专业:德山监狱的“活字典”
“我叫李红专,人是又红又专,但人又矮又黑。”这是李红专常挂在嘴边的自我调侃。
在德山监狱,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专主任”——不仅因为他的名字,更因为他对工作的专业态度。
作为政治处副主任,李红专是监狱公认的“笔杆子”。他组建了“德山裁缝铺”微信群,专门指导年轻干警提升写作水平。每当有重要文件出台,他总是第一时间分享解读;遇到紧急材料,他能迅速抓住重点给出建议。
监狱民警小刘回忆:“‘专主任’就像一本活字典,无论什么政策文件,他都能准确说出出处和要点。”
生活中的李红专朴素得令人心疼。一件青灰色外套穿了多年,一辆老旧汽车开到报废。即便如此,他仍乐呵呵地接送同事:“莫把同志们热坏啰!”
他常说:“把感恩当作人生的态度,懂得珍惜,懂得自省,懂得知足,更懂得善待自己。”这句话,成为他留给同事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专注:高墙内的“心灵捕手”
李红专的办公桌抽屉里,常年备着三样东西:感冒颗粒、护肝胶囊和止痛片。
这是他用生命诠释专注的见证。
2014年担任监区长期间,他遇到顽危犯张某。张某改造态度恶劣,多次与干警冲突。李红专没有简单处罚,而是深入了解发现:张某对母亲心怀愧疚,最听姐姐的话。在他的精心安排下,一场特殊的亲情帮教会让张某泪流满面,从此积极改造。
2015年夏天,一名罪犯突发心脏病去世。家属情绪激动要求尸检,现场充斥着谩骂和验尸的恶臭。李红专连续工作36小时,依法依规妥善处理,最终平息事态。
事后他说:“执法者既要坚持原则,也要有人文关怀。”
翻开李红专的工作笔记,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个重点罪犯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和改造难点。
同事们说:“‘专主任’看人准,因为他真的把心都扑在了工作上。”
专一:用生命书写的忠诚
李红专对事业的专一,让他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他的双手因浮肿变得肥大,却依然坚持工作;经常忘记吃饭,却在办公室备着成箱的方便面。
妻子向贵萍心疼地说:“他把自己活成了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
这位铁汉也有柔情的一面。
他将结婚纪念日“5月26日”设为车牌号,把妻子微信昵称改为“爱萍萍”。每年妻子生日和护士节,他都会委托邮政将鲜花送到医院护士站。
妻子回忆:“他总说等忙完这阵子就好好陪我们,可这一等就是二十多年......”
2022年春节,李红专主动请缨执勤。除夕夜出现腹泻乏力仍坚持工作,大年初三在电话中说:“等忙完党委中心组学习就休息。”谁知这竟成永诀。2月11日,他昏倒在工作岗位,再没醒来。
李红专的追悼会上,鲜红的党旗覆盖着他的身躯。那红色,正如他47年生命的底色——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
在德山监狱,李红专的精神仍在传承。
他指导过的年轻干警已成为业务骨干;他转化过的刑释人员有的创业致富回报社会;他创立的“德山裁缝铺”微信群依然活跃,继续培养着新一代“笔杆子”。
李红专用生命证明:忠诚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日复一日的坚守;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关键时刻的担当。
来源:红网
作者:刘璇
编辑:邬璐明
本文为普法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