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4月26日)到来之际,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版权主题活动近日在北京举办。
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局长王志成表示,近年来,国家版权局加强版权法律制度建设,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等专项行动,营造了保护版权、激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同时,不断完善著作权登记体系和全国版权展会交易服务体系,促进版权价值转化,有效提升了版权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主任刘华说,中国创意产业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涌现出了一系列现象级事件,而知识产权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核心驱动力作用。尤其是文创产业与硬科技的深度融合,形成了新的产业生态,为版权和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京津冀版权协同发展论坛同期举办。本届论坛围绕“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发布多项成果,包括中国版权协会成立微短剧工作委员会维权中心,京津冀三地高院发布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等。
京津冀三地高院发布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论坛现场设置了“京津冀‘十四五’版权工作系列成果”展。2024年,北京市文化核心领域收入超过2万亿元,同比增长7.6%,全市作品著作权登记量连续17年居全国首位;天津在落实《马拉喀什条约》、探索民间文艺版权保护等方面都做出了创造性融合和创新性探索;河北2024年全省作品登记数量跃居全国前4名,其版权的创造质量、运用效能、保护效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京津冀‘十四五’版权工作系列成果”展。
本次活动由中宣部版权管理局、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版权局)、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版权局)、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版权局)联合举办。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编辑: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