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南省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周省级主场活动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宗昊 邬璐明 通讯员 刘沅媛 长沙报道
近日,湖南省各地围绕“青春湘潮起 法治伴我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主题,集中开展2025年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周系列活动。从湘北到湘南,从校园讲堂到“云端”课堂,从法治竞赛到模拟法庭,一场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宣传活动在三湘大地掀起学法热潮。
今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正式颁布实施,该法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作为专章规定,明确要求普及青少年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必需的法律知识,培育其守法意识、规则意识和防范能力。湖南以此为契机,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从“活动式”向“机制化”转变,从“知识灌输”向“素养培育”深化,构建起政府统筹、部门联动、学校落实、社会协同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格局。
聚焦实效,推动法治精神入心见行、落地生根
9月22日下午,在长沙市湘一史家坡学校举办的2025年湖南省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周省级主场活动中,学生自编自导的情景剧上演了孩子与父母从误解到理解的过程,法治教育融入青春叙事,引发共鸣。
天心区人民法院将真实庭审“搬”进中南林业科技大学,400余名大一新生“零距离”感受司法庄严;湖南高院组织长郡中学学生观摩知识产权庭审,让学生在案例中理解“商标权”“不正当竞争”等概念,树立创新保护意识。
桂东县司法局在芙蓉学校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展专题宣讲,从强制报告制度到心理健康保护,从校园欺凌防控到日常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就在身边”。
2025年湘潭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周活动现场,向学生代表赠送法治宣传教育资料。
湘潭市于9月25日在第十二中学举行宣传周暨“开学法治第一课”“百名律师公益普法进校园”活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忠威出席。活动向学生代表赠送法律阅读书籍与“法治文具”,教师姜梦露以《信仰“赓”续·熔铸法治防护盾》为题作“开学法治第一课”首场宣讲,推动法治精神融入青少年成长历程。
法治宣传教育法强调,要“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湖南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不仅注重知识传递,更注重价值引领和行为塑造,推动法治从“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从“被动遵守”向“主动践行”升华。
下一步,湖南将推动法治教育从传统化向智慧化转变,继续推广“云端普法”“融媒普法”“智慧法庭”等新型普法方式,打造“指尖上的法治课堂”,提升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时加快构建“法治+心理”双驱动育人机制,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让法治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个青春梦想。
法治教育,是青少年成长的“必修课”,也是法治湖南建设的“基础工程”。在法治宣传教育法的引领下,湖南正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更活的形式,筑牢青春法治防线,为每一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创新形式,推动法治教育从“宣传周”向“常态化”转变
“同学们,如果有人通过网络向你索要个人信息,该怎么办?”在沧水铺司法所开展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周”活动中,司法所干部以典型案例剖析、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让5000余名师生在互动中增强法治观念。
这样的场景,在全省多地同步上演。在沅江市城南实验学校,法治副校长化身“故事讲师”,通过“法治故事会+开心大闯关”的形式,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法律知识融入生活故事,让孩子们在听故事、答问题中理解法律的意义。
郴州市桂东县司法局工作人员向学生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永州市司法局组织法治副校长、普法宣传员走进映山小学,通过情景模拟、趣味测试、角色扮演、播放电影片段等方式开展互动教学,并设置趣味有奖答题环节,选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内容共30道问答题,鼓励同学们踊跃参与,赢取法治盲盒礼品,以“以赛促学”“趣味课堂”等新模式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发展。
法治宣传教育法强调,普法工作要“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湖南各地积极探索“普法+情景剧”“普法+竞赛”“普法+展览”等模式,推动法治教育从“单向灌输”走向“双向互动”,让法律知识不再是枯燥的条文,而是青少年看得懂、听得进、用得上的“生活指南”。
下一步,湖南将推动法治教育从活动化向常态化转变,通过法治副校长履职常态化、课程设置系统化、评价机制科学化,实现法治教育贯穿学业全过程。漆河司法所、祁阳市司法局等地已明确表示,将继续创新宣传模式,推动法治副校长履行职责,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融合资源,构建“家校社司”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我们要成为家庭的普法小使者!”在沅江市城南实验学校的活动尾声,孩子们接过普法笔记本和宣传册,信心满满地说道。
这正是湖南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协同育人的一个缩影。在辰溪县,县司法局与博雅实验学校联合推出“云端普法”课堂,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多平台同步直播,实现“一班上课、千屏共享”。家长、学生、网友通过弹幕提问,宣传员实时答疑,打造“普法+融媒”新范式。
益阳市资阳区人民法院工作人员走进校园红领巾广播站开展法治宣传。
永定区人民法院则通过“荷花讲堂”进校园、关爱回访、电话普法等方式,将司法服务延伸至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家庭,强化家长的监护责任与法治意识,实现“判后关怀”与“事前预防”相结合。
益阳市于9月26日在专门学校举行宣传周启动活动,市教育局、市司法局、团市委共同主办,沅江市教育局、司法局及专门学校承办。活动在国歌声中开幕,领导向学生代表赠送法治教育书籍,全体学生庄严宣誓“把法治刻进心里,让守法成为习惯”。市强戒所民警开展禁毒宣讲,发放宣传册,提升学生识毒防毒拒毒能力。参加活动的有关领导表示,将继续携手学校与家庭,共同守护青少年成长。
法治宣传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应当加强协同配合”,共同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湖南各地通过法治副校长制度、部门联动机制、家校共育平台等,整合司法、教育、团委、公安、检察、法院等多方力量,形成法治教育的合力。
下一步,湖南将继续深化“家校社司”协同机制,推动法治教育从碎片化向体系化转变,构建涵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湖南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条例》等内容的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学段衔接、内容递进。
来源:红网
作者:陈宗昊 邬璐明 刘沅媛
编辑:王媛
本文为普法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