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减轻缓解交警法院工作压力 交调委靠什么获广泛认可

来源:法制日报 编辑:段宇翔 2019-07-22 10:08:01
时刻新闻
—分享—

□ 推广枫桥经验让道交调解广为人知

□ 交调委工作切实减轻交警工作压力

□ 律师从事调解专业性让当事人信服

□ 信息化技术助力道交调解水平提升

□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昊

随着城市道路改造、路网建设和家用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近年来,交通事故处于高发态势。

各地纷纷设立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交调委),让交警把精力放在事故责任认定和保障道路畅通等工作中,方便群众得到法律指引化解矛盾,降低矛盾进入诉讼环节数量。

《法制日报》记者近日在多地采访发现,交调委不但实现了设立初衷,而且在城市管理创新、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供了诸多助力。

调解员责任心和法律专业水平最为重要,不让能调解的纠纷转成诉讼

天津市西青区路网发达,高速公路与市内公路交叉口多,道路宽阔平整。然而,过去几年,西青区一直是事故多发地。

天津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西青开发区大队办公大楼旁边有一排白色彩钢房,这里是西青区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西青交调委主任宋春娇告诉记者,西青交调委设立于2010年12月,那时她还是名实习律师。在她印象里,第一年西青交调委成卷的案件只有8个。随着群众对这个部门了解的深入,西青交调委的案件量逐年上升。

宋春娇处理过一起大学生被大货车撞伤致死案。抢救期间,大货车所属公司负责人来到宋春娇面前苦闷地说,公司已垫付了几十万元医疗及相关费用,不知道还要赔多少、赔到什么时候。

经过进一步了解,宋春娇得知,被撞大学生来自一个单亲家庭,母亲及亲属从浙江赶到天津。他们情绪激动,要求大货车所属公司垫付亲朋前来看望发生的一切费用。

“大货车所属公司要承担责任,更要有社会责任感。”宋春娇说,这名大学生最终不幸去世,在她的解释和调解下,涉事公司承担相应费用和赔偿总额达120万元。

“调解员面对的群众大多因事故发生而情绪低落,所以,我们最常备的办公用品是纸杯和纸巾。”宋春娇说,有的当事人因为赌气,以致为二三十块钱达不成一致;有的达成一致了却不想补充证明材料,进而出言威胁……遇到这些情况,调解员要仔细分析法律规定、诉讼周期等,耐心劝导。

“只要群众有需要,我们就会进行调解;设立了这个部门,就得有人坚守;从事这个工作,就得操这份心……”宋春娇坦言,做一名合格的调解员责任心和法律专业水平最为重要,能调解能化解的矛盾就不能让其转成诉讼。

调解员使道交纠纷有了便捷、准确的解决入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不满情绪有了出口。宋春娇说,当事人愿意调解的案件中,三分之二都能调解成功。

西青交调委近年来案件数量呈现抛物线形状:2017年达到最高峰,共633件;2018年开始下降,共537件;今年上半年已有200多件。除此之外,调解员还要接待大量的咨询。但西青交调委的工作人员并不多。2017年以前,包括宋春娇在内只有两名兼职调解员。2017年后,增加了两名兼职调解员,而目前的4名调解员中已有两名为专职。

切实减轻交警工作压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法院的办案压力

近年来,交通事故调解越来越广为人知,被群众接受。在宋春娇看来,这与各地“枫桥经验”的推广和实践紧密相连。

“交调委的工作切实为交警减轻了工作压力。”四川省德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副大队长申超说,引入人民调解机制后,改变了以往交警既忙于事故勘查、调查、责任认定,又忙于调解各方赔偿纠纷的矛盾状态,让民警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前者,案件办理更加精细化。

以前,德阳的道交调解分为交警调解和法院调解两种,2005年前后,德阳公安、人民法院、司法行政等部门达成共识,将人民调解机制引入交通事故处理中,形成“三大调解”并行的局面。近年来,公安交警行政调解的比重大幅下降,很大部分民事赔偿由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完成。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专职调解员对民事法律条款更熟悉、更精通,与当事各方积极互动,与保险公司等相关部门紧密协作,在帮助当事各方协商赔偿、达成谅解、事后理赔等方面更具优势,切实实现让群众少跑路、更方便快捷,也减少了人民法院的民事诉讼案件,减轻了法官的办案压力。

叶述华是驻申超所在大队的专职调解员,从事这项工作已有6年。她认为,律师或律师助理专职调解,专业性更容易让当事人信服。

德阳创设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三二三”工作法,即建立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交通事故快速救治、快速赔付“两个绿色通道”,在三大联调机制中推行信息化、规范化、星级化“三项服务”。在交警支队设立的交通事故巡回法庭和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实现事故认定、现场调解及法院立案和审理“一站式”服务。

上海市浦东新区司法局专业调解工作处副处长沈东告诉记者,浦东新区道路交通事故民事损害赔偿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于2015年12月,在浦东新区司法局、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和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的指导下,已从试点时的3个工作室发展到目前的6个,拥有30多人的调解员队伍。调解覆盖率达到浦东的75%,今后将全面覆盖。

沈东说,之所以如此大力度地设立交调委有两个主要原因。上海交警着力开展交通大整治工作,急需将警力集中在保障道路畅通安全的工作中,调解工作需要更加专业的人士进行。此外,前些年,上海部分地区频现交通事故处理“黄牛”,他们聚在交通事故处理点外,声称可以提高事故鉴定等级,为当事人获得更高赔偿。然后,通过不法手段拿到鉴定意见,骗取保险金,这笔钱还不能全额到达当事人手中。保险公司不认可鉴定结论时,当事人要更费一番周折。

如今,在浦东道交纠纷调解中,调解员和调解参与人(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根据浦东交调委工作规程,以中立第三方的角色调处当事人之间的道路交通事故纠纷。涉及到伤情鉴定的,调解员会引导当事人随机选择可信赖的鉴定机构。当事人通过交调委引导拿到的鉴定意见,保险公司通常都会采纳。调解员调解达成的协议,保险公司均会按照协议内容赔付。根据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财产险部的数据,保险公司每年减损超过2000万元,为群众提供便利的同时,很大程度上挤压了“黄牛”的生存空间。

此外,浦东交调委还派出两名调解员常驻陆家嘴人民法庭开展人伤道交纠纷的调解,特邀律师调解员化解直接到法院诉讼的纠纷。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月至4月,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收案量同比下降15.4%,交调委同时期收案量上升11.3%,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法院的办案压力。

道交调解借助信息化提速,交调委不断融入交通管理探索创新

事故处置民警使用警务通第一时间将现场信息传回后台,供民警对事故作出研判处理和保险公司理赔;当事人收到交警直属大队关于事故处理的温馨提示;通过三维动画模拟的交通事故现场,还原事发时的情景,帮助当事人了解事故发生原因;在调解室,调解人通过视频为当事双方举证和听证……

这是德阳市交通事故处理流程,不难看出调解能力借助信息化提升的脚步,而这样的实践在浦东新区亦可寻见。

沈东说,浦东新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系统根据交通事故纠纷调解实际设立了独立模块,经磨合使用日益成熟。交调委每月与后台开发者沟通,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做到系统常用常新。

浦东辖区地域广阔,尚有若干交通大队未设立交调工作室,有些大队距离中心城区路途较远,浦东交调委建议,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化技术,远程视频调解道交纠纷,提高效率,节省成本。

“你们有没有接受道路安全岗前培训?有没有安全帽、护膝等保护用品?单位有没有给人、车上保险?”近年来,电动车交通事故呈上升态势,碰到快递员、外卖小哥来调解室的时候,宋春娇总会多问上几句。

宋春娇还发现,洒水车、清扫车、绿化剪枝等工程车辆行驶速度较慢,上下班高峰时段作业给高速行驶的车量带来事故隐患。

为此,宋春娇向西青区人大提出建议,要对快递员、送餐员增加道路安全岗前培训;洒水车等工程车辆避开早晚高峰上路。

“我的愿望是不再有交通事故,一起案件都没有。”采访结束时,宋春娇对记者说。

来源:法制日报

编辑:段宇翔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普法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