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走家串户、广纳民意,让法律法规接地气、合民意;他们刚正不阿、公正公平,维护法律的尊严与威严;他们坚守高墙、对抗毒魔,拯救一个个迷失的灵魂;他们讲法规、说案例,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他们尊崇法律、服务百姓,无论走到哪里,因为有了他们,群众就能感受到法治的力量,感受到司法为民的温暖。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新时代司法为民好榜样。红网推出【新时代司法为民好榜样】系列故事,让我们一起了解“他们”的故事。
红网时刻记者 叶琴 通讯员 谢春明
“监狱工作是艰苦的,也是伟大的,我坚持我的选择。为了党的事业,我愿意奉献自己的一切,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这是邵阳监狱已故民警陈兵准备在当年“七一”表彰会上发言的稿子。但这份发言稿当年没有派上用场。
2015年6月17日,陈兵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真正奋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用生命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对监狱事业无悔终身的铮铮誓言。
将维护监管安全视为生命
陈兵曾在监区改造工作会议上发言:“教育改造罪犯的工作错综复杂,惟有坚持,始终用一丝不苟的态度来对待。”陈兵时刻牢记党的宗旨,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忠实履行监狱人民警察的光荣使命。
1999年7月,21岁的陈兵成为一名监狱警察。调到邵阳监狱后被安排到四监区从事管教带班工作。
陈兵除正常上班外,每天晚上深入服刑人员中,了解他们思想变化情况,认真搜集狱情,整理工作日志,及时对有思想包袱的服刑人员进行疏导教育。
不到半年时间,他包教的服刑人员“四知道”记录写了两大本。在后来的“四知道”记录检查评比中,他以记录完整工正、内容翔实而获得奖励。他所分管的服刑人员个别谈话教育年人均10次以上,与重点服刑人员谈话教育每月多达数十次,通过讲道理、讲法律,他成功地处理了一个又一个别人眼中的“疑难复杂”问题。
2013年,湖南望城籍服刑人员陈某某因家乡搞开发,他家房子被拆迁没得到应有的补偿,背上思想包袱而闹情绪。了解情况后,陈兵来到望城陈某某家乡的村委会沟通,了解真实情况。原来陈某某家的房子当时没有办理报建手续,系私自修建,没有房产证,所以没有得到补偿。
为了得到充足的法律依据,陈兵又专程至长沙某律师事务所进行相关法律咨询。回来后,对陈某某开展心理疏导和法律教育,最终帮助陈某某化解心结,回归到教育改造的正常轨道。
教育改造的行家里手
陈兵注重学习,爱钻业务,自我要求严格。他深深感到,不加强知识的更新和积累,就不能跟上监狱工作发展形势,也不能胜任狱警这神圣的岗位。
五监区车间值班室他的柜子里,现在还整齐地摆着《监所民警工作实务》、《刑罚变更执行制度研究》等书籍,还有他参加各种学习会议的记录和心得体会。为了达到教育改造的目的和效果,他自学犯罪心理学、企业管理学等,在2013年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心理咨询师”晋级考试中,他考取了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
在钻研法律业务知识外,他对文学艺术也有浓厚的兴趣,他写得一手好书法和好文章,同事们常戏称他为“才子”。他所创作的一幅书法作品至今仍张挂在他曾经战斗过的四监区车间。
由于长期坚持刻苦学习和在多部门、多岗位的历练,他有着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一身过硬的工作本领,他先后在《政工经纬》和《集团通讯》等内刊上发表文章多篇。无论是对服刑人员教育改造,还是组织服刑人员劳动改造,他样样出彩,堪称监狱改造工作的行家。
心里装着他人唯独没有自己
“陈兵是个好人,一个无私的人,一个刚直的人,一个心里装着别人唯独没有自己的人!”与陈兵相处多年的同事如是评价他。工作多年,他的家庭有着常人难以相信的拮据。
2011年元月,陈兵妻子调来邵阳后,夫妻两租住在一套40多平方的房子里,里面仅摆放着两张简单的木床和一张由几块木片拼钉起来的简易餐桌。直至2013年才在亲戚朋友的帮衬下,贷款购买了一套小面积单位集资房。因为工作的需要,夫妻两长期两地分居,妻子曾两次怀孕,都因陈兵放不下工作无遐照顾而导致流产,直到去世也没有小孩。
他对自己是“吝啬”的,但对待他人却十分慷慨。从警以来,他为重大疾病同事、抗震救灾、抗洪抢险等捐款、缴纳特殊党费多达上万元。
四监区的服刑人员魏某因家庭没有经济来源,妻子离婚,孩子无钱上学,没有钱购买监内的日常生活用品。陈兵得知后,主动给魏某买内裤、牙膏、卫生纸等,并将魏某情况向监狱反映,为魏某申请爱心基金。他带头捐款300元,为魏某筹集到爱心款7000多元,帮助解决魏某孩子上学和生活问题,以便魏某能安心服刑改造。
陈兵常说:“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应该怀着感激和敬畏来对待,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把它做到完美。”他总是以满腔热情和充足干劲投入到各项工作中,激励自己感染他人。
37年的生命历程,16年的无私奉献,陈兵获得组织的肯定和荣誉。殉职后,邵阳监狱党委追授他为“优秀共产党员”,并号召全狱警察职工向陈兵同志学习。陈兵短暂的一生,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他用生命谱写了一曲监狱民警“忠诚、为民、祟法、担当”的动人之歌。
来源:红网
作者:叶琴 谢春明
编辑:段宇翔
本文为普法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