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讯(记者 陈瑜 通讯员 金晓慧)他是一名普通的人民调解员,他秉持着“让组织放心,让群众安心”这个信念,忠实地履行着基层调解工作的职责,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在调解工作实践中,他始终坚持依法、公正这个原则,积极追求法律道德、风俗民情与基层现状的相融。他,就是慈利县新城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人民调解员戴平,他把人民调解作为事业来追求,在平凡工作中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的稳定与和谐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吃苦耐劳好精神 新城区的“活地图”
在新城区参加工作30余年,曾经还在派出所工作过,对于戴平来说,“没有他不认识的人,也没有他不知道的路”。他就是新城区的“活地图”。
人民调解主要还是在于调解员的业务能力,戴平做事雷厉风行,敢作敢当,处理矛盾纠纷有理有据,总能让纠纷方心悦诚服,他的业务水平全县名列前茅。
为了更好地保障国庆稳定,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现年69岁的他天天搬着法律书籍学习,哪些法律修改了,事情处理方法变了,他都会第一时间了解清楚,学到老的精神让其他调解员们佩服不已。
“人民调解工作要‘吃的苦,耐的烦,经的饿’,这样才能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戴平常常这样说。
人民调解工作很艰难,有时需要长途跋涉,有时三餐都顾不上,还常常不被理解,尽管这么苦,但戴平一直保持着遇到困难问题迎难而上的工作态度,对于纠纷不推诿,时时刻刻把群众的诉求放在心上。人民调解的难点在于获得群众信任,但戴平却是各村书记、群众面前的“大红人”,每天找他的人络绎不绝,对他十分信任。他在切肾住院期间,还忍着剧痛,在病床上进行调解,不仅化解了矛盾,还获得了群众的赞赏。
不辞辛苦化矛盾 抓早抓小抓源头
基层问题错综复杂,群众矛盾千变万化,仅靠调解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保障国庆稳定,戴平对可能诱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性问题及抓早抓小抓源头,对可能诱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性问题及时化解,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第一道防线”作用,发现矛盾纠纷后,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有效化解,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坚持调防结合,标本兼治。
2019年5月23日晚,慈利县新城区因突降暴雨,造成新城区七相坪村村民石某家房屋旁边公路滑坡垮堵,致使石某家左侧小屋和主体房屋不同程度的震损,石某要求七相坪村民委员会承担房屋震损的补偿费以及解决村民道路通行问题,
戴平前往石某家了解情况,发现双方就主房屋震损原因产生分歧,且赔偿金额大,调解一度陷入僵局。戴平认为最近是雨季,如果不尽早处理好,二次滑坡可能造成人身危害,于是他马上汇报领导,启动“大排查、早调解、护稳定、迎国庆”专项机制,新城区管委会分管领导牵头,几天之间多次往返村委及石某家,耐心给石某讲解道路维修不能再拖的危险性,向村委说明情况的紧急性,却在沟通中发现石某对村委施工质量不信任,经反复劝解,双方最终达成共识。为确保石某家居住放心,房屋维修施工由石某自行主管实施,七相坪村民委员会不进行干涉,几天时间一场存在更深隐患的矛盾及时处理,得到了化解。
满腹经纶说政策,调解成就“安宁村”
“身在农村,依靠村民,深入村民,服务村民,心里装着村民,才能真正的为村民做好事,做实事。”戴平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
慈利县新城区桑木溪村村民委员会有两个村民小组因五十亩林地发生权属纠纷争议,经查该宗林地在八十年代初期林权责任制到户时确定为两个村民小组共有,从八十年代末期到2006年期间其权属争议经相关职能部门多次派人员调解,一直未能达成一致协议,双方于2019年6月闹到了新城区管委会。
戴平了解到这是30多年都没解决的一个大难题,牵扯广,人员多,不能随便开口调解,而两个组都有相关的证据说辞,争执不休,必须查找有力证据后再进行。为了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前化解这个矛盾,他往村里跑了无数次,走访了各组几十位村民,翻查了无数法律资料。在调解会议上,戴平拿出走访资料,证据、法律法规,一一回答村民问题,解释当时情况,宣传法律法规,在考虑老百姓利益的基础上,最终化解了两组村民几十年的积怨。
农村工作复杂琐碎,往往是“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很多矛盾纠纷都落到调解员头上。作为调解员的戴平,在岗位上履职尽责,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在“大排查、早调解、护稳定、迎国庆”专项活动中,戴平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1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9%以上,化解可能“民转刑”案件12余起,将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了农村的稳定。
编辑:邬璐明-法治网
作者:陈瑜 金晓慧
来源:红网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