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省娄底监狱刘连军:丹心一片守安宁 赤诚如初映警徽

来源:红网 作者:郭薇灿 编辑:邬璐明 2025-11-24 15:29:27
时刻新闻
—分享—

工作照-刘连军5_proc.jpg

刘连军。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郭薇灿 通讯员 宋文浩 娄底报道

他习惯第一个到岗,也常常最后一个离开。

在湖南省娄底监狱的高墙之内,刘连军的身影已持续了二十五年。

从部队到监狱,从“班长”到“监区长”,他把铁的纪律化作守护,把一份赤诚磨成恒久的担当。铁门之后,是他的战位;每一天的“平安无事”,是他最想听到的消息。

工作照-刘连军7_proc.jpg

刘连军组织召开监区改造会议。

一支队伍的样子

刘连军带的,是监狱里出了名的“硬骨头队伍”。

他当兵出身,习惯以“班长”的标准带人——严格、精准,但有温度。

“带出一支好队伍,才能守得住安宁。”他常这么说。

他推行“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每年定期讲党课,主持学习40多次,认真点评每个警察的“执勤体悟”,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入脑入心,指导工作实践。

他进一步规范警容风纪,主导制定《监区工作一日流程》《监区绩效考核管理细则》,从队列站姿到执勤交接一项项细化标准,干警队伍的纪律作风意识有效增强。在他的带领下,二监区连续多年获评“先进基层党组织”“清廉监区”“绩效考核优秀单位”。

严,也要带着情。2025年春天,监区一名警察执勤时突发急性心梗。刘连军得知后,立即开车帮忙送医,协调医院开通“绿色通道”,把人从鬼门关救了回来,事后还组织全队开展慰问。面对干警家属的感谢,他只说了一句:“队伍的心不能凉。”

“刘连军像一面镜子。”监区同志们说,“照出了规矩,也照出了榜样。”

工作照-刘连军3_proc.jpg

刘连军与监区罪犯进行个别谈话教育,引导罪犯积极改造。

攻坚“顽危犯”的那盏灯

监狱里最难的事,就是转化顽危犯。

在刘连军眼里,每一个拒不悔改的人,背后都有一扇上了锁的心门。

他带领支部党员成立“教育转化攻坚小组”,推出“党建+六心”模式:以“名师讲堂”铸心,以“红色观影”正心,以“包教网格”洗心,以“人生讲座”凝心,以“亲情帮教”暖心,以“和美文化”润心。让教育改造不再只是喊喊口号,而是走进人心,重塑新生。

顽危犯于某,是他最难忘的一个名字。

入狱十年,对抗管教、绝食自残,是“监狱挂号人物”。刘连军带头制定“重建信任—情感疏导—价值重塑”的“三步走”方案,联动当地司法部门帮于某联系上多年未见的母亲,同时安排心理咨询师介入疏导。七个月后,这个十年不言悔的罪犯第一次在谈话中落泪,说了一句:“我也想改。”如今,于某积极改造,主动带着新犯一起劳动学习。

近年来,刘连军转化顽危犯4名,实现顽危犯“清零”,也让监区多年保持“七个不发生”。

他说:“每一次转化,都是一场智慧与耐心的较量,赢的不是嘴,而是信任。”

工作照-刘连军6_proc.jpg

刘连军在监舍区巡查,消除监管安全隐患。

清廉如光,照亮脚下的路

刘连军深知,守安全要靠铁纪。

他主持的“六个一”廉政教育——一堂课、一片廉、一谈话、一承诺……年年坚持,月月更新。

他带头签订《廉洁从警承诺书》,常态化廉政家访,年均谈心谈话上百次。针对计分考核、减刑假释等重点环节,他一项项排查风险点、建档立册。

“清廉不是一个人的事,是大家一起守的防线。”他时刻不忘提醒大家:家风正,警风才硬。

在他的带领下,监区警察队伍连续多年零违纪违法。

从部队到监狱,刘连军的岗位似乎从没“热闹”过。他的“朋友圈”,永远只有三类内容——队伍建设、教育转化、安全巡查。

有人总结他的风格:像铁,也像水。该硬的时候一寸不让,该柔的时候润物无声。

如今,他的头发白了些,但步子依然很稳。

每一次晨雾散开,他都走进那道铁门,像走进一场无声的守护。

“守一方安宁,不是口号。”他说,“是每个普通日子的认真过活。”

来源:红网

作者:郭薇灿

编辑:邬璐明

本文为普法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pf.rednet.cn/content/646955/68/1545356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普法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