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期,湖南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为期3年的保护鸟类活动和持续打击非法捕猎贩卖鸟类联合行动。此次行动集结林草、公安、市场监管、网信、农业农村、交通运输等17个部门,向非法捕猎、交易、运输鸟类等行为出击,织就一张多环节、全链条的立体防护网。
湖南处于全球候鸟迁飞主要通道的关键区段,是雁鸭类的重要越冬地和鸻鹬类的补给地。17个部门联合开展3年护鸟行动,值得肯定。作为世界上鸟类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全球九大候鸟迁飞通道中有4条途经我国。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鸟类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少数地方乱捕、滥猎、滥食鸟类等野生动物的现象仍时有发生,爱鸟护鸟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对此,全国各地相关部门要加强联动协作,加大保护力度、细化保护措施,为鸟类更好地生存营造良好的环境。
强化执法监管与联合惩戒。相关部门要加大重点区域巡查频次,运用无人机监测、红外相机布控等科技手段提升执法效率;推进林草、公安、市场监管、网信等部门联动,对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野生鸟类的违法犯罪行为开展全环节打击,依法从严处罚,并公开典型案例形成震慑,坚决斩断黑色产业链。
完善栖息地保护与修复。相关部门要依据《候鸟迁飞通道保护修复中国行动计划(2024-2030年)》,推进候鸟迁飞通道的生态修复,清理栖息地内的非法设施,在候鸟集中觅食区划定禁捕禁扰区域;同步加强湿地、森林等鸟类关键栖息地的日常管护,通过补水、植被优化等措施改善生态环境,为鸟类提供稳定的生存空间。
推动普法宣传与社会共治。相关部门要结合“爱鸟周”“野生动物宣传月”等活动,通过短视频、公益广告、线下科普展等形式,向公众普及野生动物保护法、湿地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解读乱捕滥食鸟类的法律后果与生态危害;鼓励成立民间护鸟志愿者团队,建立“群众举报—部门核查”的快速响应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鸟类保护,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共治格局。
鸟类振翅飞翔的天空,也是我们共享的蓝天。让我们共同守护蓝天精灵,将“人鸟和谐”的画卷在更多地方铺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来源:人民公安报
编辑:王媛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