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习武少年到公益救援先锋 彭显伦用行动诠释“义之所在,天下赴之”

来源:红网 作者:陈宗昊 编辑:孙婧紫 2025-03-19 21:36:12
时刻新闻
—分享—

1.jpg

彭显伦(左)和队友正在抗洪救援现场清淤。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宗昊 浏阳报道

3月14日,群山围绕的浏阳市澄潭江镇被烟雨晕染上一丝仙气,让人仿佛置身平江不肖生小说里的武侠世界。

衣着有些单薄的浏阳市公益救援队澄潭江中队队长彭显伦大步流星的样子带着些许侠气——这个自幼习武的汉子腰板笔直,握手的力度全然不像49岁的年纪。

冒严寒下水,危险中救人

“救人本来就是我们公益救援队员的职责。”获悉记者的来意,彭显伦表示,救援落水群众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这的确不是彭显伦第一次水中救人,早在20年前,他便因成功救起溺水儿童,荣获过浏阳市“舍己救人”奖。

2月19日6时接到求援电话时,彭显伦尚未起床,得知附近的南川河有一女子落水生死未卜,他跳下床抓起衣服就往外跑。

“路上花了两三分钟吧,现场已经有人在,但苦于救援技术不够,不敢下水。”彭显伦向记者强调,盲目救援容易造成更严重的后果:“看着河水里的女子已经没有动静,我心急如焚。但多年的救援经验告诉我,这片水域情况不熟悉,我必须小心谨慎。”

下水前,彭显伦找到一根木棍作为支撑,趟着接近零摄氏度的河水,一步步走向深水区。冒着刺骨严寒,他游到女子身边,并顺利抓住她的脚踝。

“当时她脸色惨白,已经丧失意识,但人还活着,我得赶紧把她带到岸边进行急救。”彭显伦说,由于女子的衣服已经浸透,自己拉着她往岸边游的时候十分吃力。

“速度快不起来,急救又迫在眉睫。这时我看到浅水区有块大石头,便使劲把她拖过去,先放在石头上做心肺复苏。”四组急救动作之后,女子的眼皮开始颤动,继而吐出几口浑浊的河水,彭显伦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一半。

在岸上群众的帮助下,落水女子和彭显伦都被拉上岸,已经有人燃起一堆火让他们取暖。最终,在大家的协助下,女子被送上救护车。

“我在队里负责水上救援,像这样的救人经历,应该有一两百次了,所以我觉得没什么。”救完人的彭显伦回家洗了个热水澡,安心补了个觉。

义之所在,天下赴之

澄潭江镇位于浏阳市南部,向来民风淳朴,全镇有多人获得全国、省市级道德模范称号,如“向日葵女孩”何平(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欧阳崇辉、陶长彪(中国好人榜)等。这些荣誉体现了澄潭江镇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突出成就。

因为习武强身的传统源远流长,见义勇为的事迹在澄潭江也层出不穷。

2015年,澄潭江镇的六七名热心人士决定自发成立一个公益救援小队。

“其中两人是大货车司机,他们出车在外,车辆抛锚时都曾被人无偿帮助过,一直心怀感恩。大家一合计,决定一起投入交通事故公益救援。”

两年之后,这支小小的公益救援队伍壮大到30余人,他们中有共产党员,有退役军人,大家因为志同道合走到一起。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2017年10月浏阳市公益救援队澄潭江中队正式挂牌成立。

2019年,彭显伦被评选为“大爱澄潭——我身边好人”荣誉称号。因2020年2月勇救溺水者而荣登“湖南好人榜”的村民王承义还记得,当时最先赶来将伤者送医急救的就是彭显伦。

随着中队名气越来越大,申请加入的人越来越多。

“想加入,先得有‘义之所在,天下赴之’的格局和胸怀。好比我们习武要先习德,讲究扶危济困,在面对不公或危险时,能够挺身而出,保护弱者,维护正义。”彭显伦说,2021年夏天,河南郑州发生洪涝灾害,中队经应急管理部门批准,获准前往救援。

“这是我们第一次跨省机动救援,作为队长我肯定要参加,队员们也纷纷踊跃报名,用行动践行入队初心。”彭显伦说,其实当时家里的建材生意需要人手,他创办的暑期武术培训班的孩子们也离不开自己,但他依然领着队员携带专业装备义无反顾地踏上行程。

“我老婆等我出门,在家里哭着骂我对家里不负责。哈哈,其实她内心是理解我支持我的。”

2023年,彭显伦被湖南省紧急救援协会授予“防汛救灾先进个人”称号。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2.jpg

彭显伦走进校园教授消防知识。

从最初的交通事故救援,浏阳市公益救援队澄潭江中队逐渐将服务领域拓展到森林火灾扑救、水上救援、消防知识进校园进社区以及各类安保执勤。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队作用,中队按照队员居住位置将全镇划分为多个片区,确保信息反馈及时,片区间力量协调迅速。

“好比发生山火的消息在群里一发布,大家立即就近赶赴现场增援,很快就一起控制了火势。”彭显伦说,每完成一次救援任务,大家都会收获感满满,仿佛打了胜仗。

彭显伦一直希望,能把安全知识和救援技能教给更多人。于是,不管是走进校园给学生们讲授消防、防溺水知识,还是在自己的武术培训班上给学员们讲紧急救援方法,他都不厌其烦、悉心教授。

“一方面可以让大家遇到突发情况能够自保,另一方面,面对诸如溺水、车祸等事故,能第一时间伸出援手,用专业的技能挽救一条条生命。”让彭显伦倍感欣慰的是,不少当年听过他的课的孩子们长大了,也投身到公益事业中去。

爱心的种子播撒得多了,爱的反馈总会让彭显伦感动不已。

2023年8月,彭显伦带队赶赴河北涿州参加抗洪救援。返程路上,中队队员的一辆汽车因车龄太老在湖北襄樊抛锚,高速救援的工作人员获悉他们是参加过涿州救灾的公益救援队员,将车辆免费拖到指定位置。

安置好故障车辆后,车上的两名队员准备拦顺风车返回。

“一辆挂岳阳牌照的车主看过我们的救援证之后,坚持要把我们送到长沙。”彭显伦感慨:“做公益时间久了,真能感受到爱心会‘传染’。”

来源:红网

作者:陈宗昊

编辑:孙婧紫

本文为普法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pf.rednet.cn/content/646947/53/1479693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普法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