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安网8月8日讯(通讯员 蔡永胜)“县司法局主动上门听取企业对涉企行政执法的意见建议,为我们答疑解惑,这种实在的服务让我们感受到了政府的关心,我相信长沙县的营商环境会越来越好。”近日,湖南金井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宇在座谈会上这样说。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阳光雨露”。近年来,长沙县司法局围绕规范行政执法下功夫,持续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创新监督方式,落实监督职责,有效发挥行政执法监督对行政执法工作的规范管理、指导监督和激励保障作用,把该管的事管好,用扎实的执法监督工作,为企业发展增添底气。
抓规范:整章建制强化源头管控
“加强行政执法主体管理,就是要明确行政执法主体的资格条件、确认程序和执法职责,从源头上防止越权执法。”县司法局负责人在全县涉企行政执法工作培训会上强调。
长沙县作为“全国五强县”,有各类企业近8.8万家,经贸活动繁荣,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沃土。为探索解决执法标准不统一、不履行执法职责等难题,助力县域营商环境发展,长沙县司法局紧盯行政执法监督对行政执法工作的规范管理作用,以制度规范约束执法行为,着力构建透明、规范、高效的涉企执法新机制,切实为企业减负。
在全省,长沙县率先公布县级涉企行政检查主体清单,确认70个法定行政检查主体,891项检查事项、579项年度检查计划在政府官网全部公开公示,企业看得明明白白。
今年长沙县司法局牵头制定出台《长沙县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十条措施》《规范涉企行政检查2025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涉企行政检查全流程规范标准。
今年2月,作为湖南省“扫码入企”唯一县级试点单位,长沙县在监管体量大、检查层级多、检查频次高的物流行业,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试点,预计物流行业企业年度检查频次较2024年将下降70%。
“未经亮码确认的检查,企业有权拒绝”,长沙县各大企业对亮码检查这一举动纷纷点赞。目前,长沙县已全域落实“扫码入企”,行政检查人员入企检查前必须扫码登记,并上传检查方案、检查主体、检查内容等信息;检查时主动出示“检查码”,并接受检查对象的评价和监督。
此外,县司法局积极探索、推行“综合查一次”制度,印发《长沙县跨部门综合监管重点事项清单》《长沙县深入推进跨部门联合检查实施方案》,在危险化学品、校外培训、非法集资等11个重点领域,工程机械企业、超级市场零售企业等8大行业率先实行跨部门联合检查,最大限度减少重复检查。2025年1-6月,全县涉企行政检查2061次,同比降幅超71%。
强监管:让行政执法经得起“挑刺”
“在每次执法检查结束后,企业负责人可以通过湖南省行政检查码,写下对此次检查的意见建议。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约束执法人员的行为,一方面可以倾听企业的呼声,让监督更实在。”长沙县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向记者介绍道。
今年来,长沙县司法局不断丰富社会监督方式,建立行政执法监督员和联系点制度,积极搭建社会力量参与执法监督的平台。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律师、基层群众中选任行政执法监督员17人,在覆盖公司、村(社区)、商会、协会的范围内设立企业联系点18个。定期开展“规范执法·优化环境”问卷大调查,邀请人大代表、工商联、专家及8个行业企业代表开展专题座谈,搜集意见建议,让监督更加精准。
今年3月,县司法局接到群众投诉,反映在长沙县东五路与凉塘路口某饭店门口人行道存在违法停放车辆、妨碍行人通行的现象,但执法部门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存在未履行法定职责、执法人员执法不文明等问题。接到投诉后,县司法局迅速组织实地走访调查、查明事实。确认执法主体后,对该执法部门下发《行政执法监督意见书》,督促该执法部门以案促改,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违法事实实施行政处罚;针对相关人员不文明执法的问题,暂扣该执法人员行政执法证30日,并广泛开展培训,强化教育引导,着力提升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和素质。
同时,县司法局积极建立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会商工作机制,推动行政监督与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互相协同、有机贯通,县人大、县政协和县纪委已将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纳入专项监督,推动常态监督从“有形覆盖”向“有效震慑”深化升级。
促发展:监督成果转化为企业红利
“执法队员来得少了,帮扶指导更多了。真正让我们感受到‘无事不扰,有呼必应’。”近日,某物流公司负责人发出感慨。
近年来,长沙县司法局通过个案监督、执法述职评议、专项案卷评查、复议纠错等强化日常监督力度。今年上半年县司法局通过个案监督锁定问题6条,下发2份行政执法监督意见书,暂扣执法证件1本,责令涉事单位限期整改并说明情况,实现“查处一案、规范一片”。
该县司法局推行“监督通报+案例曝光”双轨制,定期汇总涉企行政检查、行政复议纠错、明察暗访、案卷评查问题,形成“点名道姓、见人见事”的通报文件,倒逼执法单位绷紧规范之弦。建立“线索移交-挂牌督办-整改反馈”全链条机制,今年来27条挂牌督办问题线索全面整改,实现监督处置从“纸面落地”到“根源治理”的提升。
在加强监管规范的同时,该县司法局还积极指导、推动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等出台柔性执法相关规定,对情节轻微没有产生危害后果的,根据包容审慎原则采取不罚或者免罚。
今年以来,全县依法不予处罚71起,从轻处罚377起,减轻处罚97起,减轻罚款360万元以上。帮助企业信用修复342条,看得见的执法温度让8.8万家市场主体吃下“定心丸”。
自长沙县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县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更加严格规范公正文明,一个活力迸发、公平有序的市场生态加速成型,正在为长沙县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注入源源不断的法治动能。
来源:湖南长安网
作者:蔡永胜
编辑: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