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罗顺民:以清风护航发展 以铁纪守护安全

来源:红网 作者:邬璐明 朱维峰(实习生) 陆林 宋文浩 编辑:王媛 2025-08-22 11:13:39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1.png

娄底监狱纪委书记罗顺民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邬璐明 实习生 朱维峰 通讯员 陆林 宋文浩娄底报道

“工作既要敢于亮剑,更要善于暖心;既要划清红线,更要引导前行。”这是娄底监狱纪委书记罗顺民深耕纪检岗位多年来,始终坚守的工作信条。

在他看来,纪检工作不是冷冰冰的约束,而是严管与厚爱结合、约束与激励并重的双向发力。这份刚柔并济的工作作风,让他收获了累累硕果:2022年被司法部评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14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记三等功1次。

深耕清廉建设 让清风正气落地生根

公正廉洁执法是监狱事业的生命线。罗顺民深谙这一道理,始终将清廉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治警的重要抓手。

他牵头制定《湖南省娄底监狱创建“清廉监狱”实施方案》,从政治建设、组织建设等“五个维度”系统规划,为清廉监狱建设画出清晰路线图。

在他的推动下,监狱内清廉活动呈现“立体化”推进态势。

近年来,累计开展20余场清廉教育和家风建设活动,从“家庭助廉”座谈会到“清风传家”故事会,让廉洁理念从单位延伸至家庭;建立10余项正风长效机制,涵盖经费使用、物资采购等关键领域,用制度刚性扎紧“防腐篱笆”。同时,他注重以榜样引路,选树“清廉先锋”10人、“清廉家庭”10户,打造4个清廉单元示范点,让“看得见的清廉”成为全体警察的行动标杆。

为让清廉理念真正入脑入心,罗顺民创新打造“沉浸式”教育平台。

他设立“清廉学习周”,组织监狱警察开展党的廉政理论学习120余场次,从政策解读到案例剖析,让理论学习走深走实;建成“两广场一长廊”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将廉洁故事、警示案例转化为生动展示,为200余人次青年警察提供“实景课堂”;在微信公众号开辟“廉润娄监”专栏,推送83篇清廉文章,阅读量突破万人次,其中7家省市级媒体报道了娄底监狱的清廉建设经验,让“娄监样板”向外辐射。此外,监狱警示教育基地对外开展30余场警示教育,1500余人次在沉浸式体验中筑牢思想防线。

精准监督执纪 把纪律防线筑在前沿

“监督不能等问题冒泡,要主动上前‘扫雷’。”这是罗顺民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他践行监督职责的真实写照。

在政治监督上,他紧盯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牵头制定10余个专项监督方案,细化70余项监督清单,带队开展20余次专项督查,确保“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以精准监督保障政令畅通。

日常管理中,他聚焦“两违品”管控、办公用房规范等突出问题,打出“日常监督+明察暗访+专项督查”组合拳:开展90余次日常监督抓早抓小,32次明察暗访直击痛点,18次专项监督深挖根源,下发12份纪律检查建议书,确保问题整改到位。针对罪犯出监环节的廉政风险,他推动落实1300余人次出监罪犯谈话制度,从“最后一公里”有效排查化解信访隐患。

面对“两违品”管控这一老大难问题,罗顺民摸索出“灰名单+黑名单惩戒”机制,通过分类管理、动态更新实现源头管控,获上级部门通报表扬。执纪办案中,他坚守“二十四字”方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规),从案件受理到案卷装订全程亲自审签,组织办案组交叉评查提升质量,娄底监狱纪委在省监狱管理局纪委比武中屡获佳绩。

近三年来,监狱纪委所有线索处置实现“零申诉”“零复议”。2023年,罗顺民因参与厅党组政治巡察表现突出,被授予“优秀纪委书记”称号。

筑牢思想防线 让纪律自觉成为习惯

“查处不是目的,教育才是根本。”罗顺民始终将纪律教育作为“治未病”的关键。他构建起“年初有计划、每季有分析、每月有通报”的全链条教育机制,让纪律学习融入日常、成为常态。

每年组织“党风廉政警示教育月”活动,邀请专家授课解析纪法条文,开展“以案说纪”现场教学,通过典型案例让全体警察受警醒、明底线;针对年轻警察群体,创新推出“青廉课堂”,以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形式解读违纪风险点,100余名青年警察在轻松氛围中深化纪法认知。

“谈话不是施压,是提醒也是保护。”罗顺民将谈心谈话作为抓早抓小的重要手段,建立“四必谈”机制(岗位变动必谈、苗头倾向必谈、考核靠后必谈、家庭变故必谈)。

他带头与班子成员、中层领导和一线警察谈心200余人次,带动各级纪检干部开展谈话500余人次。对出现问题倾向的警察,他抓住节假日前、考核后等关键节点及时提醒,避免小错酿成大过;对违纪警察,他耐心帮助分析错误根源,鼓励其重拾信心、积极整改。

如今的娄底监狱,清廉已成为风尚,纪律意识融入日常。罗顺民以“严管厚爱”的治监理念,在铁腕执纪中彰显担当,在春风化雨中传递温度,用扎实的纪检答卷护航监狱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邬璐明 朱维峰(实习生) 陆林 宋文浩

编辑:王媛

本文为普法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pf.rednet.cn/content/646942/66/1521993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普法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