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宗昊 通讯员 顾莹 卢字雄 刘瑞康 报道
盛夏7月,骄阳似火。
一场盛大的网络直播授课,正如当下的气温,透过网络掀起热潮、燃动初心——镜头前,主播们边介绍景物边讲解,镜头外,屏幕点亮了不同的空间。
这是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陆军第73集团军某部联合开展的“能动思政、贯通育人”网络直播第二课《走进千年廉脉,涵养廉洁之基》。他们走进湖南道县和江西九江,带领大家沉浸式品读周敦颐的清廉风范和君子风骨。
教员收看直播。
“云游”场馆、弹幕评论、视频插播……这场看点十足的在线直播课,汇集了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高地·拓天”大思政宣讲队、陆军第73集团军“红色文化”云相约直播团队的多位主播,在线收看观众包括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军政基础教育学院学员五大队全体学员、陆军第73集团军某部全体官兵等,共计6100余人,并在直播结束后迅速收获超过6万的点赞量。
今年3月,学校为周敦颐故里挂牌“国防科技大学廉洁文化育人基地”,时隔数月,师生们来到这里,用一场双向奔赴的直播教育,让道县的千年廉脉“活”了起来,成为滋养初心、淬炼党性的生动教材。
空间跨越千里、时间穿越千年,廉洁教育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湖南道县周敦颐故里,深沉厚重的朗诵声带观众们重温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爱莲说》,也拉开了网络直播授课的帷幕。
“高地·拓天”大思政宣讲队的4位主播依次亮相镜头前,讲述了周敦颐清廉正直、重教兴学的一生,详细介绍了道县周敦颐廉洁文化展示馆。跟随他们的镜头,观众们“漫步”爱莲池畔,“驻足”濂溪书院,从莲之清风感悟传承千年的廉洁基因。
清脆利落、从容不迫的讲授声,在不同空间回响,也在多处观看现场引起轰动。一条条“想考国防科技大学”的弹幕飞过,既是对国防科大的认可,也是对科大学子的肯定。
直播前,“高地·拓天”大思政宣讲队的成员还专访了周敦颐第29世孙——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中心主任周武忠教授,以及湖南省濂溪学研究会会长、湘南学院周敦颐研究院院长张京华教授。周教授讲述了传承千年的清廉家风,张教授介绍了周敦颐的廉洁文化思想,《濂溪清风》《千年家风》两段短视频在直播过程中呈现给观众,引人深思体悟。
第73集团军某旅官兵收看直播。
在江西九江周敦颐纪念馆,陆军第73集团军“红色文化”云相约直播团队的2位主播,带领大家“云游”了周敦颐纪念馆,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周敦颐勤政清廉的几个小故事。
这场“古”与“今”碰撞的穿越对话,“线上”与“线下”相连的直播授课,搭建起了传承廉洁文化、涵养廉洁之基的新桥梁。
空天科学学院学员观看直播。
73集团军某部宣传科科长李登说:“这场流量时代的廉政教育直播,正在革新红色教育灌输形式——它打破传统教育围墙,将千年廉政智慧化为全民可触的沉浸式课堂。当历史文化在镜头前传输,当先贤哲思借云端表达,我们见证的是一场技术赋能的新型教育盛宴。”
作为直播幕后成员,空天科学学院某系政治协理员贾朝星说:“以直播形式讲廉政教育课,打破了时空限制,提升了学习便利性与覆盖性,相较于传统授课更具吸引力,实现了廉政教育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多元传播’转变,从受众互动和评论来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下一步我们还要对直播数据进行分析,精准评估教育成效,为后续优化课程内容和形式提供依据。”
军政基础教育学院学员五大队学员观看直播。
空天科学学院学员某大队参谋、某队教导员荣垂宇与学员一同观看了直播,他说:“传统‘廉洁教育’容易说教化,这次用现地教学网络直播的形式打破了教育的刻板印象,我们跟随镜头和主播的讲解,感受到了周敦颐的清廉风范。作为学员队教导员,既要将清廉基因融入血脉,为学员做好表率,更要用活讲好周敦颐的廉洁事例和家风精神,浸润每名学员的心田,不断涵养他们‘忠诚干净担当’的高尚品格。”
空天科学学院大四学员杨文佳即将毕业,这场直播教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仿佛跟着镜头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廉洁文化之旅,这种教育形式比单纯的说教更打动人。我们即将奔赴战位,无论是去部队任职还是继续在院校深造,都应当以莲为范,挺直精神脊梁、严守纪律规矩,更应无惧岁月漫长,始终保持内心的清澈与纯粹,在静默如初、安之若素中汲取养分、向上生长,为强军兴国事业贡献力量。”
教员在试验外场观看直播。
此次活动中,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科普宣讲名片——“高地·拓天”科普宣讲团也一同来到道县,直播当天上午,他们走进道县西洲芙蓉学校,为师生们演示了“梦天二号”火箭送祝福,指导他们开展“梦天一号”火箭发射实践活动,宣讲团郑伟教授宣讲航天科普知识,与师生们交流互动,将科大梦、航天梦、强军梦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
来源:红网
作者:陈宗昊 顾莹 卢字雄 刘瑞康
编辑:王媛
本文为普法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