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训练。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宗昊 通讯员 李盼 柴均林 会同报道
“我第一次摸到真枪模型!”来自湖南省会同县大山深处的留守儿童贺志豪,攥着95式步枪模型的双手微微颤抖。盛夏七月,怀化市会同县“少年迷彩行 点燃从军梦”军事夏令营在县人武部火热开营,120余名山区留守儿童穿上迷彩服,开启为期3天的沉浸式国防教育之旅。
据悉,该县已连续5年举办少年军事夏令营活动。为了契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该县人武部联合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等多部门,多次召开筹备会议,深入调研山区儿童成长需求,并将抗战历史知识融入活动设计,邀请抗战老兵后代参与课程研发,力求让夏令营活动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教育更深入。除民兵训练中心教员担任教官外,还邀请粟裕同志纪念馆、消防救援局、蓝天救援队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打造“红色+国防+安全”三位一体教育模式,让教育更具深度与温度。
凌晨6时,急促的哨声唤醒营地,孩子们迅速整理内务、列队出操。来自偏远乡镇的14岁少年张博文第一次将被子叠成“豆腐块”时,兴奋地说要回去叠给爷爷奶奶看。11岁的学员张峰在日记中写道:“昨天站军姿时坚持了12分钟,教官说‘坚持是军人的第一课’,现在我能坚持到15分钟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现在有几艘航母吗?国产航母有哪几艘?”在国防教育课堂上,来自益阳市安化县海军退役军人志愿者谢凌云以一个关于深蓝力量的提问,开启了这堂跨越山海的国防课程。讲台下,一双双来自山区的清澈眼眸被紧紧攫住,目光追随着退役军人手中那艘军舰模型。孩子们带着好奇,伸出双手,轻轻触碰模型轮廓,仿佛触摸到了遥远的、翻滚的浪涛。
“海洋不是阻隔,是通向世界的路!我们的海军,就是移动的万里‘长城’!”互动环节,学生粟子洋激动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稚嫩却无比郑重的军礼,在孩子们手中庄严举起。
粟裕同志纪念碑前,纪念馆讲解员梁梦为孩子们讲述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以少胜多的战斗故事。这时,一向沉默寡言的蒋远生主动提问:“粟裕爷爷是怎样在绝境中坚持战斗的,最后还打赢的?”“因为靠的是信仰的力量!”简短的话语虽然一时半会难以让孩子们深入理解什么是信仰的力量,但却在一瞬间轻轻敲开了他们的心门。
模拟射击体验。
此外,蓝天救援队还针对山区水域复杂特点,开展“防溺水”专题培训,教会孩子们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心肺复苏;消防演练现场,孩子们分组操作灭火器扑灭模拟火源,来自高椅乡的留守儿童杨丰宇成功完成灭火后,骄傲地说:“以后遇到火灾,我能保护弟弟妹妹了!”
“传统的灌溉教育效果不太理想,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加深印象,今年我们以抗战历史与国防知识为题库,组织一场知识抢答游戏,增添学习乐趣。”教官黄岸告诉记者。
随着夜幕降临,一场融合抗战历史与国防知识的抢答赛在击鼓传花中拉开帷幕。“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什么战役?”“平型关大捷!”学员林子涵抢答成功,赢得热烈掌声。“日军在南京制造的大屠杀,遇难同胞人数超过多少?”“30万!”孩子们齐声回答,声音里满是沉重与坚定。当问到“发现可疑间谍行为可拨打的国家安全机关电话”时,唐浩宇脱口而出“除了110还可以拨打12339”,再次点燃现场气氛。这场抢答赛将80年前的抗战记忆与当下的国防责任紧密相连,让历史鲜活起来。
趣味军体运动会在欢呼声中拉开帷幕,队列展示、合唱军歌、趣味拔河等特色课目轮番上演,将3天的训练成果转化为赛场上的热血比拼,为此次军事夏令营国防教育实践活动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该县人武部领导表示:“山区留守儿童更需要精神滋养。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这场军事夏令营让山区孩子既学国防知识,更懂历史重量。我们要让他们知道,今天的安宁来自先辈的牺牲,未来的和平需要他们接力守护。”
从队列训练到红色研学,从抗战知识抢答到应急演练,这场专为山区孩子定制的迷彩之旅,让国防精神在大山深处生根发芽,为孩子们的未来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励他们在成长道路上奋勇前行,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
来源:红网
作者:陈宗昊 李盼 柴均林
编辑:许蘩
本文为普法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