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司法行政先锋丨张家界市法律援助中心

来源:湖南普法网 编辑:吴佳俊 2022-10-29 21:56:27
时刻新闻
—分享—

近年来,张家界市法律援助中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积极探索创新,推进法律援助工作深入发展,充分发挥了法律援助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三年来,张家界市法律援助中心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咨询4500人次,接待“12348”法律服务热线咨询7110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09起,对符合条件的受援人100%提供了法律援助,回访群众满意率高达99.9%。“受理法律援助案件”连续三年被纳入张家界市重点民生实事考核项目,完成率均超过100%。

一、服务疫情防控,助力复工复产

1.扩充法律援助事项,将因疫情导致的劳动报酬支付、劳动关系解除、工伤赔偿、房屋租赁等纠纷纳入法律援助事项范围。对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军人、人民警察、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请,开通绿色通道,适当放宽经济困难审查标准,将因疫致贫返贫的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纳入法律援助范围。

2.大力开展“法律援助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专项宣传活动。通过在企业悬挂横幅、设置法律援助咨询台、发放法律援助资料等方式,向复产企业及复工群众宣传疫情法律知识和政策。自疫情发生至今,张家界市法律援助中心联合各区县法律援助中心共走访了辖区内81家企业,为企业和员工提供法律咨询和合同体检606人次,办理涉疫人员法律援助案件数量42件。满足了企业、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

二、突出服务重点,助推脱贫攻坚

1.为维护贫困人员的合法权益,开展“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专项活动。推动法律援助逐步覆盖至低收入群体,将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妇女等作为法律援助重点对象,将涉及劳动保障、婚姻家庭、食品药品、教育医疗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范围,推动事故赔偿、征地拆迁、土地流转等纳入法律援助补充事项范围,解决关系困难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此外,深入摸排脱贫不稳定户、贫困边缘户的基本信息和法律援助诉求,提供务实管用的法律援助服务。依靠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点),主动为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妇女及脱贫不稳定户、贫困边缘户、低保人员、五保户、农村特困户等帮扶对象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三年来,组织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开展“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主题宣传活动17次,开办乡村法律知识讲座22场次,发放法律宣传资料4000余册,为低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4件。

2.为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开展“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专项活动。一是建立劳动仲裁委员会法律援助工作站,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预申请等法律服务,方便农民工群体及时获得法律帮助。二是开展农民工法律援助宣传活动,通过发放与农民工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宣传册、进企业现场解答法律咨询,引导广大农民工理性维权,通过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三是开通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在法律援助大厅设置专门窗口,对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的,实行快速受理、一站式服务,确保渠道通畅。三年来,张家界市法律援助中心共接待农民工咨询720人次,受理涉及农民工的法律援助案件186件,为农民工群体追索劳动报酬、挽回经济损失289万元。

三、加强监督管理,提升法援质效

1.精简办理环节,推行经济困难证明承诺制,做到当天受理、当天审查、当天指派。注重工作方法,缩短案件审查期限,简化审批手续,规范工作程序。积极推行法律援助申请全市通办,打破区域限制,群众可就近选择法律援助中心提交申请,申请地法律援助中心预审后,可直接为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办理异地转办手续,确保了群众“最多跑一次”,真正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2.制定《张家界市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着力业务管理,突出个案服务质量监督,综合采用旁听庭审、案件回访、案件评查、重大疑难案件研究讨论等办法提高案件质量和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督、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案件质量评估体系,建立承办人才库,通过业务培训、交叉评估等方式狠抓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有效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效。三年来,在省厅、司法部组织的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活动中没有不合格案件。2020年12月,被省司法厅评为“2020年司法部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优秀单位”。

3.落实《张家界市法律援助案件投诉处理办法》,向社会公示投诉地址、电话及投诉事项范围、投诉处理程序等信息,畅通投诉渠道,督促承办人员提升法律服务质量。三年来没有接到群众投诉、举报。

来源:湖南普法网

编辑:吴佳俊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普法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