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司法行政系统多措并举推进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落地见效

来源:红网 作者:叶琴 钟原 邓慧 编辑:邬璐明-法治网 2021-11-24 09:22:02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11月24日讯(记者 叶琴 通讯员 钟原 邓慧)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湖南司法行政系统坚持高位推动、深入发动、上下联动,扎实开展违反“三个规定”顽瘴痼疾整治,进一步筑牢公正廉洁防火墙,全力推动“三个规定”落实落细。

压实各级责任,深耕管理“责任田”

湖南省司法厅党组将贯彻落实执行“三个规定”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专题研究部署违反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整治有关工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亲自宣讲政策、亲自督促落实。各级党组织“一把手”主动担起主体责任,班子成员切实履行“一岗双责”,率先垂范,带头整治,督促干警对照要求,认真自查。为确保个报事项中违反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事项落实到位,纪检监察部门认真履行监督责任,对排查整治不负责、不到位的情况,及时约谈提醒,责令立即整改。针对填报“三个规定”事项不主动、不及时、质量不高的情况,召集副处以上干部深入动员,对标对表要求,重点就违反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事项明令补充填报,坚持领导带头填报,坚决克服零填报,确保态度大转变、问题大起底,填报数量大幅度上升、质量明显提高。

坚持多向发力,下好教育“先手棋”

组织干警职工深入学习党章党纪党规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等法律法规政策,发放《警示教育资料选编》等资料,纪检部门负责人上廉政课,增强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剖析身边典型案例,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案件庭审视频和参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等。开展“以案释纪、以案析理”主题党日活动,教育引导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深入解读“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明确个人事项填报是“对自己负责、对组织负责”,是用好“宽严”政策“红利”的最好机会,是解决自身问题、不留后患、轻装上阵的基础。在强化政治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的基础上,落实“八谈”要求,确保谈话主体全覆盖、无遗漏,谈话内容“见人见事”,谈话效果触及思想、触及问题、触及灵魂,帮助打开心结,消除顾虑。

排查不留死角,力挖查纠“深水井”

聚焦问题线索深挖倒逼,对近30年来减假暂案件进行核查,深挖违反干预司法“三个规定”问题线索,释放从严主基调,打消少数干警蒙混过关、侥幸心理。结合系统实际,对违反“三个规定”的情形予以明确,防止漏填漏报。针对违反干预司法“三个规定”问题线索,及时兑现落实“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运用四种形态及时处理到位,形成强大的警示震慑效应。在组织广大干警签订《遵守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承诺书》的基础上,将“八类人员”纳入重点排查整治范围,即非班子成员单位领导、中层主要负责人、主动向组织说明问题的人员、曾经接受处理的人员、存在问题苗头的人员、潜在廉政风险的干警、关键岗位干警、离任人员(包括辞职、辞退、开除人员)、退休人员(涉及到相关案件的),确保填报人员一个不少、问题排查一项不落。

推动常治长效,织密制度“铁笼子”

紧盯违反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以及内部管理积弊,按照“一病一方、一症一策”的原则,出台违反干预司法“三个规定”长效机制,堵塞漏洞、补齐短板,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防止干预执法司法活动的意见》《领导干部干预戒毒执法活动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的通知》等制度。明确违反防止干预执法司法的适用范围,建立厅、局、监所、监区(大队)违反防止干预执法司法记录报告四级平台和工作台账,健全落实“三个规定”月报告、季分析暨填报反馈、执法司法“六公开”、填报人员保护、问题线索快查快处等9大工作机制,将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作为“清廉机关”创建的重要内容,巩固整治成果,营造执法规范有序、清正廉洁的良好生态,确保取得“当下治”与“长久立”的效果。

来源:红网

作者:叶琴 钟原 邓慧

编辑:邬璐明-法治网

本文为普法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pf.rednet.cn/content/2021/11/24/1045003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普法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