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强办公室工作照。
刘建强在田间采访。
刘建强在公益献血。
红网时刻 记者 邬璐明 湘潭报道
今年52岁的刘建强,是湘潭日报社的一名资深记者。他是一名工作勤奋,而且有正义感、责任感的记者,在无数次参与重大新闻报道的同时,他热心关注环保、扶贫、助学等公益题材。2016年,刘建强开始专注于法治新闻报道,在公益普法的道路上有了新的探索。
法治报道题材敏感,稍有粗心大意就出差错,甚至引发不良社会影响。“只有做到敬业、专业,细心再细心,才能避免‘事故’发生。”刘建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每次采访前他都会做好充分的“备课”,采访中耐心询问、虚心请教,写稿时反复斟酌,完稿后严守审稿程序。几年来,他采写、编发的数千篇稿件没有发生一次责任事故。
笔耕不辍 让法治报道深入人心
在法治新闻报道中,深耕一线的刘建强善于抓住法治领域的热点,不断锤炼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从细节入手,开掘出新闻的深度价值,让法治报道深入人心。
2018年3月12日,刘建强获悉,前期一直在关注的女毒贩杨克莲当日被核准执行死刑。他当即联系采访湘潭市公安、法院和检察院,撰写了《湖南首例“零口供”死刑犯在湘潭伏法》的深度报道,稿件被国内数十家报刊、网站转载,“长安剑”“中国禁毒”微信公众号的点击量都突破10万+,腾讯评论超过2.7万。
对“零口供”这一专业术语的热烈讨论,成为了一堂生动的法治公开课,也让“三缄其口不敌铁证如山”成为网民共识。
近年来,刘建强就电信诈骗、非法集资、套路贷等现象撰写了大量稿件。他采访电信诈骗受害人,耐心诱导,打开他们的心结,通过他们的故事剖析骗术手段,揭露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引导群众加强防范。他走进强戒所、看守所,与吸毒人员、贩毒死刑犯面对面,现身说法的方式告诫人们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他抓住典型案件,深入采访办案民警、法官、检察官以及律师,用专业的视角以案说法。他还与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联合推出了“老许说电诈”专栏,目前已是法治专版上的固定栏目。
因为报道的准确、深度、专业,刘建强获得了湘潭政法战线同志的普遍认可,被赞为法治报道的“专家”。
行侠仗义 让正当权益得到保护
刘建强的办公室墙上,两面写有“播报民生情,正义伸援手”、“敬业为民,追求正义”字样的锦旗格外耀眼。而这两面锦旗正是老百姓对他热心维护群众权益的赞誉。
2011年春节,正在值班的刘建强接到一位云南游客何先生打来的电话,说是在湘潭境内某景区游览的时候,因为把车停在了村民私设的停车场外面,被讹诈了两万元。当时他受到了对方的恐吓,所以出了湖南才敢打电话投诉。
考虑到报道将对当地造成不良影响,刘建强主动与宣传部门、公安部门对接,最终何先生被敲诈的两万元物归原主,有关部门以此开展了对旅游服务市场的整顿,宰客现象逐步销声匿迹。
2011年3月,刘建强拍摄的一张照片在湘潭晚报头版见报:一队学生放学回家,从一座歪歪扭扭的危桥上走过,景象触目惊心。新闻见报当日,湘乡市委书记赶赴现场,当即要求封闭危桥,拆除重建。只用了3个月,新桥就竣工了,300名学生从此不再为上学担惊受怕。
“让法律体现其公平正义是我的职责和使命。”刘建强事后这样表明自己的初心。
热心公益 让法治德治家喻户晓
在生活中,刘建强也是一位充满爱心的“公益先锋”。
他是叮当网络助学的志愿者,长期关注和帮助农村贫困学生。叮当网络助学是由湖南省湘乡市金石镇龙潭八一中学李小龙老师发起,吸引广大社会爱心人士共同参与的爱心助学公益项目,自2007年创办以来,筹集发放500多万元善款,资助1500多名寒门学子,组织65批次750人次志愿支教……项目获得了“中国百佳志愿服务项目”“首届中国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湖南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等荣誉。
作为一名党员,在精准扶贫结对帮扶中,他积极为帮扶对象化解难题。他的帮扶对象是一位肢体残疾人,在附近槟榔厂打工,最大的愿望就是修好门前一段泥泞的路。刘建强为此多方奔走,争取到了12万元经费,一并解决了 5户贫困户的出行难题。
此外,他还是小区的业委会主任。他所在的望江小区曾是湘潭有名的“麻纱小区”,当年因小区进出道路被相邻开发商挖断,居民到城市主干道上堵路维权。艰难时刻刘建强挺身而出,自荐为业委会筹备组长,带领居民依法、理性维权。
五年来,不拿一分钱报酬的刘建强,解决了道路权益、居民养鸡、学区划设、小区改造等难题,调解居民矛盾纠纷20多起。他在小区倡导德治和法治,用文言文撰写了《六尺亭记》刻于小区凉亭,让居民在闲暇之余感受道德教化。
来源:红网
作者:邬璐明
编辑:邬璐明-法治网
本文为普法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