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下午,湖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办法》。
红网时刻记者 吴公然 实习生 李丽璇 长沙报道
7月30日,湖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办法》,办法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这部法律是湖南重要的文化领域基础立法,涵盖面很宽,涉及文化、体育、广电、教育等方面,对推进全省基层文化建设意义重大。
记者梳理发现,该办法历经三次审议,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每次审议中不遗余力出点子、提建议,只为制定一部符合湖南人民实际的良法和善法,以补齐湖南文化立法短板,使三湘百姓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推动湖南公共文化事业有序健康发展。
一审:节约公共资源,发挥现有设施作用
3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对办法草案进行初次审议。初审稿着眼于管用、具体,不搞大而全,有几条列几条,不抄上位法,尽可能细化上位法等特点获得了委员们的肯定。
办法草案与委员们初次见面,留下的印象不错。祁圣芳委员说,相关规定抓住了湖南实际和特色,操作性比较强。特别值得赞赏的是突出了基层群众文化权益的保障,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文化权益的保障、无障碍设施建设等都作了具体的规定。
同时,委员们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提的建议较多。
李志超委员说,如果大量采用财政投入资金的办法,场馆建起来的难度比较大。他建议加大平台共建资源共享的工作力度,发挥好现有的职工之家、青年之家、儿童之家等设施的作用。
王善平委员说,新建、扩建、改建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上,都应该鼓励与大学共建共享,节约公共资源。
蒋洪新委员说,政府、社会和学校共同建设文化与体育设施,尤其要鼓励社会力量与政府帮助学校建好文化、体育设施,这样可避免文体设施的浪费。
李曦委员说,大中小学体育场馆基本上是封闭的,建议加大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力度,提高设施的利用率。积极鼓励民间投资兴建体育设施,在减免税收、荣誉、表彰等方面予以支持。
二审:挖掘和盘活资源,为百姓提供公共文化产品
“二审稿比比第一稿硬约束的东西多了。”“二审稿把与上位法相近相重的内容进行了清理,地方的事、地方的语言比较突出。”……6 月,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修改后的办法草案进入二审,委员们在肯定二审稿的同时,又提了哪些建议?
李际平委员说,我们很多的公共文化产品不一定要投资多大,而是需要挖掘。比如,大家去森林公园或者去农村游玩过程中,事实上就享受了森林文化设施。再比如,鼓励高校的科技馆、标本馆对外开放也可以提供一批公共文化产品。
赵为济委员说,办法非常好,但在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方面,有一点遗憾。农村舞狮子、耍龙灯等一些传统项目,在丰富农村文化、增强农民体质方面有很大作用,这应该也属于公共文化的一部分,要想办法恢复起来。
田际群委员说,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办法草案中更多提到的是设施建设。但当前真正要做的是对现有资源进行梳理,加强统一管理。当前我们已经有许多好的公共文化资源和设施,比如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场馆、博物馆、展览馆,但利用率低下,可以把这些资源盘活,有效利用起来。
三审:草案愈发成熟,委员们依然精益求精
经过前两次审议,很多好的意见都得到了采纳,办法草案愈发成熟。在7月举行的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办法草案进入三审,很多委员一致同意在这次常委会上通过。
在本次常委会审议中,委员们依然精益求精提建议,使办法草案变得更完善。
蔡建和委员说,建议把红色文化加进去。湖南是红色文化大省,红色旧址是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寓教于乐的重要设施,所以我们不仅要注重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同时也要保护红色文化,弘扬红色基因。
石潇纯委员说,支持条例通过。“增加公共文化服务总量”一说不准确,建议删除。
田福德委员说,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既要发挥政府作用,也要发挥市场作用,建议在法规中增加发挥市场作用的内容。
毛铁委员说,根据目前经济情况,建议法规要提到与产业深度融合内容,增加产业融合具体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吴公然 李丽璇
编辑:肖拓
本文为普法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