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踊跃发言。
红网时刻讯(通讯员 赵婵娟)“她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能做到‘惟公、惟精、至情、至理’。”宁乡市检察院检察长钟孝明这样评价公诉科未检办案组检察官陈娟。
“笑容灿烂,话语温和有力,是位很有感染力的‘老师’。”这是宁乡市双江口学校校长颜石坚对陈娟的印象。
“谢谢娟姐对我的帮助,在你身上我明白了法律的威严,更懂得了国家和社会对我们的爱护,我一定珍惜好这样的机会。”正在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的小超说。
近年来,陈娟凭着一股子“工匠精神”勤学肯钻,累计办理公诉及批捕案件近500余件,无一错诉、漏诉。先后荣获全国检察机关“未检业务能手”、湖南省检察机关“未检业务标兵”、共青团长沙市委“优秀共青团干部”、宁乡市“十佳青年岗位能手”、宁乡市政法系统专家型人才“检察业务精英”等荣誉称号。
严惩犯罪更要厚爱未成年人
2013年9月,22岁的陈娟大学毕业后通过公开招考进入宁乡市检察院,从此与公诉结下缘分,一干就是7年。
为了尽快提高办案水平,陈娟虚心向同事请教,还常常把休息时间搭上,对法律法规进行深入研究,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能力。2014年,她总结办案经验,其撰写的罗某某盗窃案的案例评析被湖南省检察院汇编入《湖南省检察案例参考》。
“法施于人,虽小必慎。”陈娟说,从事刑事检察工作,对待每一起案件,都要认认真真地审查每一份材料、核实每一个证据,丝毫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严惩更要厚爱。2019年,在办理了一起犯罪性质恶劣、严重侵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侯某某等5人强迫未成年人卖淫、抢劫、故意伤害案。办案中,陈娟准确适用法律,将该案定性为“恶势力犯罪团伙”,追诉遗漏的事实和罪名各一笔,追诉漏犯1个,5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9年至16年4个月不等的刑罚。
同时,陈娟既为未成年被害人委托长期心理疏导、争取司法救助金,又为其中一名被告人不到两岁的女儿兰兰奔走民政局、派出所、监狱,倾力为孩子办理户籍、落实“事实孤儿”福利保障政策,成为了兰兰的检察“妈妈”。
说起那些教育挽救过的“迷途少年”,陈娟如数家珍,根本停不下来:曾经在网络上诈骗财物的小超在不批准逮捕后,进入了专门学校进行行为矫正,一年时间从近300斤的胖子减肥成帅小伙,从吃饭都喊不上桌的网瘾少年到给家人做一桌美食的“大厨”,从与父母零沟通到累计50多页的家书,每一点变化都让人欣慰;曾经偷朋友手机的小林在帮助其进行了职业规划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厂,现在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还说想学习英语,因为厂里的产品出口海外,说不定还有机会出国;曾经故意伤害同学的小杰在教育以后说到:我以为我如果打架打不赢,同学们都会看不起我,不和我玩,可是当我真的把同学打成了重伤,同学们都怕我,离我远远的,原来暴力并不能让我得到尊重.....
公诉人的初心使命
“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是一项有温度的工作,不能只看到案件,还要看到案件背后的孩子,对未成年人宽容而不纵容,严管而又关爱,实施专业、有效的教育矫正,减少和预防青少年犯罪,才是未检工作真正的目的。”陈娟表示,“只要穿上制服,别人看到的就不是我个人,而是我胸前的检徽和身后的人民检察院,我们每一句话都要向人民群众传达正确的导向。”
“我最佩服娟姐的是给被害人打电话,有时能说上半个小时,有一次是一个遭受性侵害的被害人的奶奶,娟姐详细问了小女孩现在的生活状况,告诉奶奶作为家长的注意事项,告知各项权利和诉讼过程,老人家一开始情绪有点激动,也有很多权利不理解,娟姐一项一项解释,奶奶最后放心满意地挂了电话。”陈娟的书记员周倩这样说。
“陈娟检察官的法庭教育深入人心,我看到下面的被告人也掉眼泪了,我的眼圈也红了,很是触动。”人民陪审员李玉梅是这样评价陈娟的。
有时给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宣布不起诉决定的时候,家长们会偷偷递红包、递烟。陈娟坚决拒绝的同时也告诉家长:“对于涉罪未成年人的任何决定,有且仅有的理由只能是法律的规定和让孩子改过自新的需要,你的做法只会误导孩子法律是不公正的。”在这种坚持之下,陈娟发现,愿意沟通一起商量教育矫正措施的家长越来越多,以为“熟人”、“关系”可以搞定一切的家长越来越少。
所办案件越多,陈娟越认识到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法治理念、法律知识的重要性。2018年,陈娟通过层层选拔成为长沙市女检察官协会成立的“长检馨声”检察官法治巡讲团的一员;2019年,她为宁乡市政法机关所有的法治副校长上普法示范课;2020年,她受聘为长沙市总工会女职工培训学校讲师。为此,“普法进校园”“普法进社区”都有她忙碌的身影。
除了预防校园暴力、培育法治意识等这样的常规课程,陈娟尤为关注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针对孩子们,她讲《我们的身体不容侵犯》;针对家长们,她设计了《防范性侵害,您能为孩子做什么》课程,录制了宣传小视频;她还总结调研性侵害案件中的各项问题,给公安干警讲授《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一站式”取证指引》。多年来,她的足迹踏遍社区、乡村、学校,为孩子和家长送上了40余堂普法课,普法人数达到近3万人。陈娟说,“课件和PPT都是熬夜写出来的,确实很累,可是一堂效果好的课以后,孩子们有的追着要签名,有的询问怎么才能成为检察官,有的向我展示他们做的工工整整的笔记,就觉得这一切意义非凡。孩子们崇拜的不是我个人,而是我所信仰、传播的公平正义理念,植根于孩子心底的这些萌芽一定会长成法治中国的参天大树。”
“荣誉都是过去,未来还需努力。”陈娟说道,“在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这条路上还有很多要学习,认真办好每一个案件,用实际行动诠释身为一名人民检察官的初心和使命。”
细细耕耘7个年头,陈娟时常挂在心上的是这些孩子。即使来回奔波、加班加点,孩子或家长们的一声感谢、一个微笑、一个鞠躬,都会让陈娟消解疲乏、感到满足。她说,在帮助每个折翼天使重新起航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满满的职业幸福感。
来源:红网
作者:赵婵娟
编辑:邬璐明-法治网
本文为普法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