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仰的力量——记“法援为民好榜样”扶婷

来源:湘潭市司法局 作者:游静 编辑:邬璐明-法治网 2019-10-30 09:45:00
时刻新闻
—分享—

一副普通的黑框眼镜,厚厚的镜片后眼神明亮,笑起来眼睛弯弯的,跟人说话时,总是一脸微笑地注视着对方,回答问题逻辑清晰有条不紊。在她身上,看到的是法律服务者背后更多的温情和细腻。这是扶婷给人的第一印象。

——18枚游泳金牌、屡次打破世界纪录,是她为祖国争得的荣誉。

——组建公益法律服务工作室,免费提供法律援助,是她为残疾人维权照射的一束光。

扶婷,这个自强乐观的女孩,出生在湘潭市雨湖区鹤岭镇一个农民家庭。如果没有3岁那年的一场车祸,也许她会像无数普通人那样按部就班的学习、就业、成家、立业。这一场车祸,无情地夺去了她的右臂,也让她的人生从此有了不一样的色彩。

蜕变之旅:从独臂女孩到泳坛之花

车祸后,母亲认为扶婷身体残疾,较常人更需要一颗坚强的心,不能总将她捧在手心里,应该让她出去锻炼锻炼。1999年,13岁的扶婷进入市体校,与水结缘。起初,由于单臂无法保持平衡,练习总是不得法,导致扶婷渐渐开始怀疑自己。直到2001年,一场看起来毫无希望的选拔赛让她改变了主意。当得知她参加比赛的消息,村支部特意组织了乡亲们,大清早赶了十几里路,来为她加油。在乡亲们的助威声中,扶婷奋力地跃入泳池,找回了生活的自信。

在长达十年的运动生涯中,她曾先后代表国家出征残奥会、亚残运会等重大赛事,屡次打破世界纪录,斩获金牌18枚,银牌5枚,铜牌4枚,让中国的国歌一次又一次回荡在异国他乡。

立志之痛:有一种经历叫“感同身受”

人们常说,倘若没有真的经历过,“感同身受”便是世上最大的谎言。十多年的经历让扶婷深感残疾人生活的不易,在内心早已立志要凭借自己的力量为其他弱势群体带去生活的勇气和希望。

初入法律行业时,扶婷受理了一位9岁的男孩,其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一辆疾驰而过的火车轧断了一条腿。孩子父母以拉煤为生,家庭贫困,通过残疾人朋友介绍认识了扶婷,扶婷看到有着类似经历的男孩决定为其免费提供法律帮助。在扶婷的努力下,经过法院的调解,男孩终于获得了赔偿。这是她法律生涯中第一起为残疾人维权的案子,也是一起对她影响至深的案子。正是自己人生中那段灰色的日子让扶婷明白:我要让更多像我这样的人从困境中走出来,重新拥抱生活。

扶婷迈出的为残疾人发声的第一步是在2004年雅典残奥会后,进入湘潭大学法学院深造。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她为自己多年来因训练而落下的文化课程而感到担忧。于是,她把在体育生涯中养成的执着态度和拼搏精神运用到学习中,天道酬勤,扶婷以全年级第一的成绩被保送研究生,后以388分的高分一次性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2010年成为了湖南明逸律师事务所的执业律师,踏上了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漫漫征程。

在扶婷看来,当律师有两重境界,一种是在法庭上口若悬河、挥斥方遒;一种是在公益服务上埋头俯首,润物无声。扶婷对残疾人法律公益服务有着特别的感情就源于她在小男孩子案件中的“感同身受”。

于是,2017年8月,在湘潭市法律援助中心的支持和鼓励下,扶婷与中心合力组建了“扶婷公益法律服务暨调解工作室”,她所执业的湖南明逸律师事务所12名律师全体参与,致力于为弱势群体特别是残疾人提供公益法律服务。

成立了工作室后,扶婷对关涉残疾人的案件更加关注。2017年7月,她在网上浏览新闻时,看到了一起聋哑人李某因为100元钱杀人的案件,扶婷主动联系李某家属,提出为李某提供法律帮助。“为李某辩护,我内心很复杂,他因如此小事竟犯下杀人罪行,必受法律严惩,但我又很同情他,如果他不是缺少关爱,又怎么会这样心胸狭窄。”在辩护中,扶婷发现李某不仅身有残疾且不识字,请来手语老师却不愿意交流,只有单独面对自己时才表露出信任,扶婷只好耐心地通过简单的手语和画图向李某了解案情和需求。扶婷深感李某不仅需要法律援助,更需要心灵帮扶,扶婷多次会见李某并联系李某家人,希望他们多关心他,给予他一些温暖,虽然最终李某被定罪量刑,但扶婷能深刻地感受到他心底的释然。

坚守之信:携手同心向更好的生活奔跑

“我的经历告诉我,人在困难无助的时候,哪怕一个小小的帮助也可以唤起巨大的信心。所以,只要来找我,包括残疾人、家庭贫困的当事人,我绝不会拒之门外,否则我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为了帮助更多的人,扶婷的公益服务不再仅仅停留于案头工作,她为残疾人创业就业提供法律指导,为残疾人脱贫出谋划策。2018年7月,受湘潭市法律援助中心的派遣,扶婷带领工作室成员深入到湘西保靖,参与全省法润三湘公共法律服务志愿活动。“扶婷公益法律服务暨调解工作室”成立一年多以来,共办理了法律援助案件17件,开展残疾人法律知识讲座数十场,挽回经济损失上百万元,解答法律咨询更是不计其数,其中不乏多名外地的受援者,扶婷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扶婷一方面积极的致力于为弱势群体个体提供公益法律服务工作,另一方面也为残疾人创业提供法律咨询、顾问,加入了雨湖区残疾人专家志愿服务团,同时担任了湘潭市残疾人企业家协会法律顾问,帮助残疾人就业、脱贫。

扶婷经过反复的基层走访调研,发现不同的残疾状况可以从事不同的行业,便与一些爱心企业合作安置了部分残障人士就业,有从事手工业制作的,有当个体户开店的,有从事家教的……既改善了家庭的经济状况,又有利于残疾人拥抱正常生活。扶婷发现,能够顺利就业的残疾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还是在家,她深切地感受到这样的状态特别不利于残疾人的心态调整,于是她与其他几位爱心残障人士积极谋划合资组建雨湖区残疾人综合中心,届时在综合中心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必备技能的培训、康复训练、职业推荐、庇护性就业(为智力残障人士开辟新的就业通道)等一系列残疾人帮扶措施。

残疾人所有的困难与不便,扶婷都深有感触。近年来,扶婷积极争取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和残联的支持,与湘潭市其他爱心残障人士经过反复的实地体验和论证,推动了湘潭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等政策落地实施,实现了部分公共停车场残疾人免费停车等。

经过扶婷对全国范围内残疾人驾考状况的调研,并针对本地实际进行了反复深入的摸查,了解了国家相关的补贴政策以及湘潭本地残疾人对驾考的需求之后,在扶婷的推动下,各级部门开始重视这一事项,最终在2018年年底出台了残疾人驾考等相关政策制度,让湘潭无数残疾人离自己憧憬已久的驾驶梦又近了一步。

付出终会被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这些曾经被扶婷资助帮扶过的人,毕业了,要回来看看她;嫁人了,也要回来看看她,扶婷俨然已经成了他们的家人,这些年来,扶婷荣获了司法部授予的党员律师标兵、湖南省司法行政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湘潭市优秀共产党员、湘潭市十大杰出青年、湘潭市自强模范、湘潭市2008年度十大新闻人物、湘潭市律师辩论赛最佳辩手等多项荣誉。2018年1月22日,扶婷被司法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联合授予了“新时代最美法律服务人特别提名奖”。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位弱势群体权益的守护者,在漫漫征途中,将乐观作为加油站,将善良化作方向标,以上善若水的情怀,一路披荆斩棘,将法律温暖的光芒投射进了弱势群体万千厚重的岁月里。

来源:湘潭市司法局

作者:游静

编辑:邬璐明-法治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普法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