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7日开始,朋友圈里突然纷纷转发“今后恶搞鲁迅先生名言名句可不行了,随手一查就能让杜撰者露馅”的微信,还有媒体称“鲁迅”上线“打假”了。提供在线打假服务的是“鲁迅博物馆资料查询在线检测系统”,由北京鲁迅博物馆运作。因为7日这天热搜达800多万人次,造成系统瘫痪。(5月8日《绍兴晚报》)
其实,该系统12年前就上线了,目的是为了服务大众,但多年来,一直不温不火,检索的大多是鲁迅研究的专家学者。为何这两天突然就大热了呢?鲁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黄乔生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说“但有这么多的人关注鲁迅先生,令人高兴。”鲁迅研究专家徐东波认为,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可能很多人搜索时发现了“鲁迅著作全编检索系统”,大家误认为该系统刚刚上线,热搜使系统瘫痪,“这也充分说明,鲁迅是大众关注、热爱、崇敬的作家,鲁迅先生不会过时。”
两位专家尽管对这一现象不能做出确切的解释,但都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即此乃好事。
果真否?此事要一分为二看,有那么多人关注鲁迅自然是好事,但从关注点即“鲁迅说过的话”分析,则喜忧参半。显然,这几百万的检索者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网民,他们所要检索的是“鲁迅的名言名句”,以期验证他们听到的“鲁迅名言”是否为真。因为这几年网络上有关真真假假的“鲁迅名言名句”实在太多了。这些“名言”误导甚至毒害了很多网友。你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更值得担忧的是,为何会有那么多网友上当受骗?比如以下这些所谓的“鲁迅名言”:“车多路堵才限行,人多房少才限购。”“网上95%的名言都是瞎掰的。”“我没说过这话,不过确实在理”等等,大多流行在微信圈,并且还附有鲁迅的头像,一本正经,蛮像回事,但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伪造的,一笑置之。可还是有很多人对此将信将疑,甚至深信不疑,这不能说他们有多热爱鲁迅,只能说他们很少或者从未读过鲁迅。
假如认识几句真的“鲁迅名言”,如“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别人看。”“自由固不是钱可以买到的,但能够为钱卖掉自由。”就断不会被那些伪造的“鲁迅名言”所蒙蔽。明乎这点,即能给出一个事实判断,即当今中国真正懂得鲁迅的人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而且随着鲁迅的文章逐渐退出教科书,今后阅读鲁迅的人将会日益减少。这样,恶搞或伪造“鲁迅名言名句”的现象将会更加严重和普遍。
无论这些恶搞或伪造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和背景,现象本身就是不正常的,也难以称善。当今之计,我们固然需要“鲁迅”上线“打假”,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普及鲁迅,推广鲁迅,鼓励青少年和网民阅读鲁迅原著,正本清源,还原真实的鲁迅,不给伪造的“鲁迅名言名句”有滋生的空间。
文/王学进
来源:红网
作者:王学进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普法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