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时代司法为民好榜样--巾帼篇】张志萍:巾帼医路映丹心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崔莉 谢春明 编辑:段宇翔 2019-03-02 14:37:24
时刻新闻
—分享—

 001.jpg

张志萍组织医生研究耐多药结核病犯治疗方案。

002.jpg

张志萍在给艾滋病犯做止血处理。

【编者按】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走家串户、广纳民意,让法律法规接地气、合民意;他们刚正不阿、公正公平,维护法律的尊严与威严;他们坚守高墙、对抗毒魔,拯救一个个迷失的灵魂;他们讲法规、说案例,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他们尊崇法律、服务百姓,无论走到哪里,因为有了他们,群众就能感受到法治的力量,感受到司法为民的温暖。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新时代司法为民好榜样。红网推出【新时代司法为民好榜样--巾帼篇】,让我们一起了解“他们”的故事。

红网时刻讯记者 崔莉 通讯员 谢春明 常德报道

高墙、电网、铁门…这是一个特殊的医院,警察、护士、罪犯…这是一种特殊的使命。在这里,她29年如一日,坚守在结核病犯、艾滋病犯第一线,用精良的医术,拯救被病魔吞噬的躯体。她就是湖南省津市监狱罪犯总医院副院长张志萍,一位身穿警服的白衣天使,践行着“医警仁心,拯救身心”的工作。

“三择”无悔,巾帼岂能让须眉

张志萍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曾有三次机会选择自己的职业生涯,但她笃力坚持,始终如一坚守在监狱医疗站线,不忘来路,不改初心。

1990年,初入职场的她,放弃留校任教的机会,选择地处偏远、条件落后的涔澹农场(现津市监狱)医院工作。尽管当时有很多人提醒她“涔澹农场条件艰苦,又都是男犯,不利于发展”,但她依然义无反顾。

2005年,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医疗机构急需大量优质医疗力量。张志萍的许多同学、同事纷纷跳槽到社会医院或辞职下海。当时的她在结核病防治等方面已小有名气,广东、长沙等地10多家医院先后出高薪聘请,她都一一婉拒了。有人认为她“不可理喻”,但她淡然一笑:“人各有志,我离不开家乡,舍不得这身警服。”

2011年,根据省监狱局统一部署,在津市监狱设立艾滋病犯监区,负责收治全省男性艾滋病犯。在巨大的职业暴露风险面前,有些男医生都选择了离开。她却说:“我是业务副院长,不能走。”

张志萍的坚守一度让亲友很不理解,甚至有的“谈艾色变”,离她越来越远。面对巨大的压力,她偶尔也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抹泪,但起床后又会不知疲倦地奔走在病房间。

匠心不改,经年磨砺勤精业

九十年代中期,涔澹农场因鼠灾大面积爆发血热病,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该病症极易误诊为感冒并耽搁治疗,导致病亡率居高不下。张志萍心急如焚,与同事一道经过2个月苦战,研究出一套能够准确诊断的治疗方案,使得这个难题在湘北地区迎刃而解。

2002年,津市监狱罪犯总医院负责集中收治全省结核病犯。在没有治疗方案和配套设备的情况下,张志萍牵头制定结核病诊断治疗流程,严格按国家DOTS方案救治结核病犯,治愈率达98%,超过85%的国家标准,得到国际红十字会专家组的充分肯定。

“既然接受了这份工作,就应该尽全力做好它。”有人问起她这股干劲时,她严肃地回答。2009年,她一次性通过高级职称考试,晋升副主任医师。她撰写的论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并多次参加全国艾滋病及性病防治技术探讨会,全国疑难怪病学术研讨会。2010年荣获省直单位“五一劳动奖章”,获嘉奖7次,先后被评为省直单位十大“模范标兵”记一等功、第三届全省“十佳监狱人民警察”记二等功。

救死扶伤不负韶华不负心

“谢谢张医生的救命之恩……”2010年7月的这一天,病犯董某跪倒在张志萍面前,泣不成声。董某是一名有乙肝、丙肝、糖尿病的耐药性结核病犯,入院时身体消瘦,长期高热不退,天天大咯血,随时有生命危险。其家属都明确表态放弃,可张志萍不惧传染风险,组织团队夜以继日研究可行性治疗方案,24小时留观病情,几次在董某病情危急、组织抢救时坚持48小时不离岗。历经一年的精心治疗,董某得以痊愈。

2014年4月,艾滋病犯刘某突发大出血,处于休克状态。命悬一线之际,张志萍不顾个人安危,实施强心、扩容、输血、缝合……将罪犯刘某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事后,有人问她:“你当时就不怕吗?”她淡然地说:“顾不了那么多,救人要紧。”

在特殊的行医路上,张志萍一次次用精湛的医术救治病犯于危难时刻。29年,她治疗痊愈的结核病犯达7000余人,将273名罪犯从死亡边缘抢救过来,无一例非正常死亡的情况。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崔莉 谢春明

编辑:段宇翔

本文为普法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pf.rednet.cn/content/2019/03/02/518557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普法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