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党政主要负责人如何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省司法厅党组书记范运田答记者问
9月12日上午,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文浩作客红网“市州委书记、市长谈法治系列访谈”节目,对长沙法治建设进行解读,并与网友互动。“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陈文浩一语铿锵。
陈文浩在接受红网专访时,重点介绍了法治政府的长沙实践。近年来,长沙始终坚持以法治理念推进政府工作,法治政府指数连续三年均居中部第一、全国前十位,2013年获全国平安建设最高奖“长安杯”,2014年获“中国法治政府奖”,2015年获中国“政府创新最佳实践奖”,法治已成为长沙的城市特质。在法治的引领下,长沙连续9年获评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目标清晰,万众期待。作为拥有全国“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中国南方综合性交通枢纽等“硬实力”,以及全国文明城市、国际文化名城等“软实力”的湖南省会城市长沙,在贯彻落实中央及湖南省委省政府精神,以法治思维全面推进政府工作,用现代法治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保驾护航等方面,一直充当着“先行者”的角色,相应出台了一系列“给力”举措,使“法治”成了长沙一张熠熠生辉的名片。
传播法治文化,以崇法信法之光丰富城市精神内涵,是“法治长沙”的最大亮点。近年来,长沙致力将法治文化融入城市建设,建设了25个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广场)和市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青少年法治教育馆等法制宣传阵地;每年征集法治动漫、微电影、微小说,举办法治文化骨干培训班等,丰富群众法治文化实践;开办《法润长沙》电视专栏,举办法制宣传“随手拍”,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等,让法治文化浸润每一个市民……这些耳濡目染的熏陶和如沐春风的教化,改变了市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培育了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为城市精神的塑造,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选项。
推进公正司法,以公平正义之光促进城市和谐发展,是“法治长沙”的不懈追求。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治文化旨在强化人们对“法律”的认知,推进公正司法、严格执法旨在提升人们对“法治”的认可。近年来,长沙把司法体制改革作为促进公平正义的基础工程来抓,重点推进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司法人员保障机制、司法责任制、法院检察院省级统管等四项改革,司法公信力、司法效率、司法公正明显提升,让百姓更多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温暖。从2009年至今,每年一个重点、每次历时半年以上的“司法公正长沙行”活动,可说是“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成了全国加强依法监督的典范。
打造法治政府,以依法行政之光增强城市治理能力,是“法治长沙”的独特魅力。治以法为尊,理以法为本。近年来,长沙依法推进“放管服”改革,率先在全国省会城市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流程清单,明确“清单之外无权力”,率先实施商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坚持用制度来规范、保障、固化政府工作,形成了“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的政府管理体系,打造了社会公众参与决策、社区居民参与管理、纠纷化解主体协调互动的具有长沙特色的社会管理法治化模式……这些实践,大大提升了城市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也为法治政府建设夯实了基础。
激发社会热情,以全民守法之光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是“法治长沙”的重要目标。文明的城市,必是法治的城市;文明的市民,必是守法的公民。近年来,长沙市委、市政府提升站位、系统谋划,以人为本、换位思考,紧紧围绕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使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成为全体市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不断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2016年被评为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市,连续9年获评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如果说法治程度决定着一个城市的无形资本价值,那么,这张悄然擦亮的“法治长沙”名片,正在让长沙的无形资本不断增值,给城市带来了看得见的效益,给百姓带来了数不清的福祉,使星城长沙更加具备了跻身全国新一线城市的“软实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法治的引领下,长沙人的思维方式、处事规则和社会治理方式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文明程度和幸福指数越来越高。然而,法治政府建设建设永远在路上。于长沙而言,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唯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持之以恒,不断擦亮“法治长沙”这张耀眼的名片,方能勇立潮头,把长沙打造成一座蕴含法治精神、洋溢法治文化、体现法治追求、最具安全感和公平正义感的城市。
文/高福生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高福生
编辑:段宇翔
本文为普法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