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网上出了一个热词“996”,并持续“霸屏”。“996”即“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六天”,这是一群程序员用来描述自己工作时间的词汇。这种继“朝九晚五”后,又一个对工作时间的创新式提法,在短时间内蔓延到了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从事各行各业的网友纷纷“对号入座”,一些商业大佬也加入论战。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4月11日是提出“996是福报”的言论,引发轩然大波,舆论一边倒地批判其“资本家的獠牙面目”。4月12日,马云再谈“996”,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不为996辩护,但向奋斗者致敬。此番言论备受网友质疑,有网友表示“马云此言论就是诡辩,偷换概念”“996不等奋斗,955不等于不奋斗”。面对网络舆论讨伐,4月14日上午,马云第三次谈及“996”,他表示看到了大家的质疑,但还是想说真话:“996关键在于找到自己喜欢的事,真正的996不是简单加班,而是把时间用在学习和提升自己,爱觉不累,但企业不能不给钱。”马云三谈“996”,为“996”工作方式站台,但从网友的反应来看,还是有许多人不支持这种工作方式。
对于上班族而言,“996”工作制并不陌生, 甚至在职场已经非常普遍。接受996工作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意味着将牺牲身心健康、牺牲业余生活、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为了心中那份“理想”,告别“生活仪式感”,放弃追求“诗和远方”的权利,拖着透支身体,拿着微薄的收入,“小心翼翼”地活着。在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被迫接受“996制”企业文化,“被自愿”加班的结果,并不是人人都能走上人生巅峰,大多数人还是“既买不了车,也购不起房”,更无法实现企业家口中所谓的“成功”。面对大多数人惨淡的人生,企业家们仍然将“996”工作制奉为圭臬,认为“996”工作制是“成功”的必由之路,不停给员工灌“毒鸡汤”,这是否也是一种不人道?
当下,确实有不少企业实行着或自愿或强制的“996”工作制,但显然,大范围、长时间实行“996”工作制,会导致员工长期处在高负荷运转状态,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都得不到保障,这既不利于员工的身心将康,也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自愿的“996”无可厚非,但强制的“996”,“提倡”员工加班,“鼓励”员工全情投入,这种做法要不得。在法律上,这样的做法得不到支持。我们应当摈弃“996”工作制,目光放长远,重新审视“955”工作制(早上9点上班,晚上5点下班,一周工作5天)。这种让员工有更多时间学习知识、陪伴家人、健身运动,工作、生活运行在合理区间,更能激发员工内生动力,激活企业发展的动能,更加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文/吴进
编辑:张瑜
作者:吴进
来源:红网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