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西州“八五”普法成果巡礼丨法韵满武陵 阵地树新风

来源:湘西州司法局 编辑:邬璐明 2025-11-17 12:10:00
时刻新闻
—分享—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时代进步的阶梯,是城市发展的基石,更是人民幸福生活的保障。

值此“八五”普法规划收官之际,“法治新湘西”公众号特开设“八五普法成果巡礼”专栏,旨在全景式展现五年来我州普法工作的丰硕成果,记录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

五年来,我们坚持把普法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推动“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地生根。从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到青少年法治素养培育,从企业健康发展到乡村法治实践,普法网络越织越密,法治阳光照亮土家苗寨的每个角落。法治,正从文本走向生活,从理念成为信仰。

五年来,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已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自觉选择。“1+1+N+N”乡村普法队伍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2.1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8%以上;1800个村(社区)建成法治书屋、学校等1875个;结对服务企业1355家,开展法治体检2046次,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这些鲜活的数据背后,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坚实足迹。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让我们共同打开这本法治建设的“成绩单”,聆听法治进步的铿锵足音,感受法治力量的磅礴气势,书写法治建设的崭新篇章!

本期,我们聚焦“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全面回顾五年来

湘西州将法治文化建设融入发展全局

打造具有湘西辨识度的法治文化地标的探索与实践

法韵流淌于酉水河畔,法治根植在土家苗寨。2021年以来,湘西州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将法治文化建设融入发展全局,推动法治元素与地域文化、红色基因和民族特色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具有湘西辨识度的法治文化地标,实现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的深刻转变,法治精神在武陵山区焕发蓬勃生机。

图片.jpg

全域推进,实现“物理覆盖”到“效能跃升”

湘西州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作为法治社会的基础工程,推动阵地功能由“物理存在”向“服务供给+文化浸润”转型。全州累计建成县级以上法治文化阵地21个,1800个村(社区)完成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法治书屋、法治学校等达1875个,乡镇覆盖率达100%,村(社区)覆盖率达95%以上,形成“县有标杆、乡有特色、村有亮点”的建设格局。

▲湘西州法治文化公园

州委、州人大、州政府高度重视,将“州级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八五”普法重大项目,2025年在吉首市万溶江风光带打造湘西州法治文化公园,以“嵌入式改造”实现法治理念与自然景观融合。公园设宪法广场、法治宣传长廊、民族立法广场三大板块,年覆盖预计超40万人次,成为展示法治成果、提升群众素养的核心阵地。吉首市建成占地50亩法治文化公园,共有景点80处,分别为法治鼓呼、法治文化长廊、法治简卷等8大系列法治文化主题作品,72个法治文化单品,集中展现古今法治精粹。

各县市注重标准化与特色化并重。泸溪县更新县人民政府广场及沅江风光带法治文化长廊,打造2000米法治宣传新窗口;古丈县建设牛角山村法治文化样板间,推动全县村(社区)法治阵地全覆盖;保靖县依托酉水河构建七大普法片区与园区,形成“点上突破、面上开花”的格局。

融合创新,打造“湘西样板”法治文化

湘西州将法治文化与红色、民族文化资源创造性融合,形成独具魅力的建设路径。

在红色融合方面,花垣县以十八洞村“精准扶贫”首倡地为核心,构建“红色+法治”教育矩阵,与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共建“十八洞党校培训基地”,聚焦法治人才培养与基层队伍培训,累计开展“法治护航乡村振兴”主题宣讲120余场,培训10万余人次;永顺县塔卧镇、龙山县茨岩塘共建湘鄂川黔红色法治文化示范带,获评首批“湖南省红色法治文化基地”。

在历史融合方面,龙山县依托里耶秦简博物馆开展文物保护法治宣传,挖掘秦简吏治智慧;凤凰县依托古城旅游资源,打造将法治元素与古城风貌、民族文化有机融合的法治文化公园,年接待量达500万人次;古丈县德润文化广场设置宪法宣誓墙、法治雕塑与典故展板,实现法治与地方文化的有机融合。

▲湖南永顺老司城法治文化文化教育基地

在民族融合方面,永顺县打造主题为“以夷治夷,因俗而治”老司城土司法治文化教育基地,以土司文化为抓手,通过基地参观、博物馆实践调研等方式持续弘扬土司法治精神;麻栗场镇沙科村以吊脚楼外墙绘制“苗汉双语”法治漫画,营造“一步一景、一景一法”的沉浸式普法场景;保靖县探索“非遗+普法”,将竹编、苗画等与法律法规结合,建设酉水河法治艺术文化广场,实现法治、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统一。

延伸基层,打通法治服务“最后一公里”

湘西州推动法治文化向基层延伸,切实服务群众、惠及民生。

在村级阵地建设方面,花垣县十八洞村、浮桥社区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成“三位一体”阵地集群,制定村级建设标准,配备“一广场、一长廊、一书屋、一队伍”。泸溪县浦市镇浦溪村将法治广场议事亭用作调解庭、宣传站与献策亭,获评全国示范村。

▲各村级法治文化阵地

在功能拓展方面,保靖县推出“流动普法车”深入偏远村寨,现场提供法律咨询;创建“乡村法治小喇叭”,每周录制2期法治音频,在159个村循环播放,累计播放33500分钟,广受村民欢迎。

在科技赋能方面,凤凰县打造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配备虚拟驾驶系统与交通安全模块;龙山县在八面山建立全省首个以山林为保护主体的公益诉讼法治基地,运用无人机巡查等技术,构建集普法、监督与保护为一体的法治新平台。

五年深耕,湘西州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成果丰硕。全州累计创成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6个、省级83个、州级191个,形成了完善的示范创建体系。吉首市、保靖县、泸溪县成功创建湖南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龙山县里耶古城(秦简)博物馆、湘西毒品预防教育基地、传统村落保护公益诉讼法治教育基地入选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湘西模式”为民族地区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八五”普法即将收官,法治文化建设永无止境。湘西州将持续深化阵地内涵、推动数字化升级、促进活动常态化,进一步发挥法治文化教化育人、凝心聚力的作用,为“九五”普法和法治湘西、平安湘西建设注入持久动力,在红色热土上续写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湘西篇章。

来源:湘西州司法局

编辑:邬璐明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普法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