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株洲市4个村(社区)荣获第九批 “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称号

来源:湖南普法网 作者:汤雯 颜素 编辑:吴佳俊 2023-03-07 19:07:49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普法网讯(通讯员 汤雯 颜素)2022年底,株洲市渌口区南洲镇横江村、醴陵市东富镇东富村、攸县联星街道文化社区、荷塘区茨菇塘街道天鹅社区4个村(社区)被司法部、民政部联合命名为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建设法治乡村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株洲市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围绕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作为落实“法治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作为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的有效途径,以强化基层基础促创建规范有序,以推动善治善举促创建“三治”融合,以聚焦民生民意促创建共建共享,扎实推进基层普法依法治理,不断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法治力量。

我们一起来看株洲市上榜的4个村(社区)吧!

渌口区南洲镇横江村

横江村宣传墙_副本.png

横江村宣传墙

横江村法治文化广场_副本.png

横江村法治文化广场

横江村由原横江村和铁西村合并而成,位于渌口区南洲镇东北端,渌江依村而过,与渌口主城区隔江相望。全村辖1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06户,2600余人,共有党员93名。总面积7平方公里,水田1658亩,山地2716亩。近年来,该村以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和株洲市农村人居环境(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为重要抓手,致力于乡村建设。先后荣获“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株洲市人居环境(乡村振兴)百村示范创建村,“市级卫生村”、“文明村镇”等光荣称号。

该村坚持以乡村振兴建设带动产业发展,村级产业全面开花,种养业趋向成熟。2018年引进龙虾养殖;2019年旱土开发项目基地种植油菜300亩;2020年引进种植大户种植600余亩的湘莲与马蹄;产值过亿的“福岭木业”落户横江。既就近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也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奠定基础。同时结合渌江大桥南头与横江大堤、高排渠沿线提质改造,将梁祝桥、连心路和环湖路进行拓宽美化,着力打造一个集民俗、江景、婚庆打卡、赏花和龙虾垂钓与品尝的旅游休闲观光网红打卡地,为全村旅游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积极发展产业的同时,全力推进精神文明与法治建设,2019年7月规划建设横江文化园,2020年1月竣工并投入使用。整个文化园占地6000平方米,由灯光球场、健身场、休闲娱乐场、绿化林园等四个部分组成。内外围墙通过绘画的形式,丰富展现了党建、廉政、道德与法治等内容。同时,通过将村规民约在文化园公示,结合渌口区“六大系列”巡逻(片区大巡逻、警地联合巡逻、派出所夜间巡逻、镇村干部巡逻、巡特警全天候巡逻和区直单位参与城区夜间巡逻“六大系列”巡逻),广泛开展法治宣传、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等志愿服务活动,彻底改变村民以往陋习,全面提升精神风貌。结合“展巾帼风采·创最美庭院”主题活动,引导家家户户都积极参与到最美庭院建设中,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家家参与的社会风尚,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贡献力量,2021年荣获株洲十佳“最美庭院”示范片区。

醴陵市东富镇东富村

东富村法治文化彩绘墙_副本.png

东富村法治文化彩绘墙

东富村法治文化立牌_副本.png

东富村法治文化立牌

醴陵市东富镇东富村位于醴陵市东南部,由原东富村、成天桥村、石坝上村三村合并而成,醴陵市东富镇东富村位于醴陵市东南部,由原东富村、成天桥村、石坝上村三村合并而成,辖区面积7.72平方公里,其中水田4100亩、林地5312亩、旱土464亩、水面1030亩、村庄建设用地674亩。全村839户、3250人,17个村民小组。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七个党小组,正式党员95人,预备党员1人。村“两委”班子5人,后备力量2人。村内东富寺历史悠久,红色底蕴深厚,是毛泽东同志1927年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旧址。

近年来,东富村将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融合,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同时依托“幸福屋场”建设,打造幸福屋场法治文化+东富寺红色文化。幸福屋场以东富寺红色文化为依托,以原村供销社房屋为主体进行改造,在幸福屋场通过绘制法治文化墙绘、法治宣传标语、地标、宣传栏等方式植入法治文化元素,通过红色+法治突出特色,充分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幸福屋场主体配套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民公园、法治文化长廊、法治书屋、法治小讲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留守儿童之家等各项设施,集法治宣传教育、休闲游览、文化学习、娱乐健身、养老服务等多项公共服务功能于一体,致力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文化,提升村民生活舒适感、精神满足感,推进法治乡村治理、建设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

东富村民风朴实,村居环境优美,村民安居乐业、法治素养较高,先后获评省级卫生村、市级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先进单位、文明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2021年东富村被确定为湘赣边乡村振兴党建示范带创建村、湖南省乡村振兴重点村和株洲市乡村振兴示范村。

攸县联星街道文化社区

社区文化苑_副本.png

社区文化苑

文化社区法治课堂_副本.png

文化社区法治课堂

联星街道文化社区成立于2005年7月,辖区总面积4.34平方公里,常住居民3328户,共14822人。社区党委下设6个党支部,有党员215人。2014年获湖南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荣誉称号,先后获评“湖南省文明社区”、“湖南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湖南省党建和社区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22年被列为株洲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

近年来,社区积极利用宣传栏、流动广播、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电子显示屏滚动、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广大居民进行法治宣传。常设法治小讲堂,实行每月一课,对全社区党员、组长、网格员开展常年法律业务培训。在灵龟峰“门前三小”法治小广场建有“门前三小”法治小讲堂示范点,社区法律顾问和相关政法单位专职人员义务进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婚姻家庭、继承、工伤损害赔偿、反电诈等法律法规知识讲座。充分发挥市基层立法联系点职能作用,发动广大居民参与新立法律法规条例的讨论、交流活动,积极践行民主立法要求,在立法实践中提升居民自身法律素养。投入20余万元完成“门前三小-文化苑”建设,其中小书屋用于书籍借阅,小讲堂用于基层宣讲,小广场用于文体健身。文化苑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作用,党员和居民经常开展向日葵婴幼儿家庭服务、传统文化进社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活跃居民生活,不断提高居民素养,积极打造“文化自信、以文化人”的服务品牌。

社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深入推行网格化管理,成立11个网格,健全网格员队伍,实施精细化管理。对于网格员将收集到的矛盾纠纷及时进行调解,做到早发现、早调处、早化解。定期对辖区加油站、幼儿园、托管托教、烟花鞭炮店等重点场所做好安全隐患大排查,同时与社区民警联手,对涉黑涉恶线索进行摸排,在校区周边及人口密集区域进行治安巡逻。定期对社区戒毒人员、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走访。社区居民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稳步提升。

荷塘区茨菇塘街道天鹅社区

天鹅社区法治文化长廊_副本.png

天鹅社区法治文化长廊

天鹅社区法治课堂_副本.png

天鹅社区法治课堂

天鹅社区地处红港中路,东以铁路线与汽车城社区相邻,北靠白石港堤,西至红港路中,南至天鹅花园北口桥头,辖区占地面积约0.9平方公里,现有小区4个,居民4610户,常住人口11500余人。社区党总支设有4个小区党支部,148名党员。“两委” 班子共7人,本科以上学历4人。

社区创新“三队四化”工作法(充分发挥法治宣传志愿活动队、法治服务退休帮扶队、法治工作干部冲锋队的核心力量,推动法治宣传常态化、法治教育经常化、矛盾调解定期化、民事民决随时化作为日常工作机制),以探索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新方法新路径,率先在全市推出党建引领、法治护航的新业态群体“暖心驿站” 微项目,建立“一会五站”工作机制(“一会”指工会,“五站”指维权站、加油站、服务站、活动站、志愿站),以党建促法建、法建促工建的形式着力破解新业态劳动保障难题。在驿站配备饮水机、桌椅沙发、充电器、雨伞、药品箱、口罩酒精等物品,为新业态群体提供暖心服务,发挥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群体走村串巷,熟悉地情人情的特点,引导他们担当“民情前哨”“移动探头”。引导他们参与法治宣传、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在社区“三治”、疫情防控、社区环境整治、安全隐患排查等方面献计出力、担当作为,发挥其在城市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社区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创新创作,让法治光芒照射到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位居民生活在幸福、平安、和谐的小区里,相继荣获“湖南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湖南省文明社区”“湖南省地震安全示范社区”、“株洲市五星小区党支部”等荣誉。

来源:湖南普法网

作者:汤雯 颜素

编辑:吴佳俊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普法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