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暑期普法正当时 送法下乡不停歇——2023年株洲市大学生志愿者暑期“送法下乡”活动纪实

来源:湖南普法网 作者:吴佳俊 汤雯 赵庭菲 王勇 编辑:徐箐梓 2023-08-31 18:25:55
时刻新闻
—分享—

1.jpg

大学生志愿者在给青少年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

湖南普法网讯(记者 吴佳俊 通讯员 汤雯 赵庭菲 王勇)为切实增强广大群众法律意识,推进乡村法治建设,让法律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切实增强基层干部群众法治观念,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在株洲市司法局统筹安排下,围绕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法治文化需求,各县市区司法局联合高校、村社区策划大学生暑假“送法下乡”活动,向全体湘籍返乡大学生发出“送法下乡”活动的号召,高校团委纷纷响应,动员大学生参与“送法下乡”,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借助大学生这一群体的青春力量,发挥法治文化的教育、引导、熏陶和启迪功能,有力推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引导群众自觉尊法守法,维护社会稳定。

高度重视,精心布置

0.jpg

芦淞区司法局组织青年志愿者们化身法治宣传小分队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根据省守法普法工作办公室《关于创新开展“送法下乡”工作的实施意见》(湘普法办〔2022〕1号)和《关于印发<2023年全省大学生“送法下乡”活动方案>的通知》(湘普法办〔2023〕1号)要求,株洲市司法局对开展“送法下乡”活动高度重视,认真进行研究,第一时间制定了《全市大学生2023年暑假“送法下乡”活动方案》,在今年暑假继续组织全市大学生利用假期回乡契机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并严格按要求落实2023年“送法下乡”活动的各项工作安排,确保每一项活动落实到位,每一项工作做细做精。

根据省司法厅的文件要求,压实县市区属地责任,确保参与大学生寒暑假送法人数在2022年的基础上增加20%以上,开展各类大小普法宣传活动必须达到90场。在市司法局的安排部署下,各区县司法局充分认识此项活动的重大意义,迅速响应,积极作为,扎实推进“法治株洲”建设。各部门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运用线下活动、线上宣传等各种宣传媒介,广泛深入地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大力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做到人人皆知,深入人心,为“送法下乡”活动的深入开展和顺利推进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各区县司法局积极联系当地高校、团组织、村社区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工作,全体党员、干部,以及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们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投身到“送法下乡”活动中来,在一次次实地普法活动中发挥大学生这一高素质群体的力量,展现青春活力,确保活动取得成效。

宣传重点,突出亮点

2.jpg

大学生志愿者在荷塘区明照街道的活动中心里开展普法宣讲

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和群众需求,紧抓重点内容宣传。送法下乡是“法律援贫”活动的继续和深入,是“法律进万家”活动的延续,是法律进村入户的详细体现。旨在不断提高广大群众依法维权以及抗御经营风险能力,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此次“送法下乡”活动始终将普法工作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尤其注重对群众个人利益相关的法律宣传,迎合群众实际需求,向群众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宪法、民法典、扫黑除恶、防范非法集资、预防电信诈骗、食品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安全生产、毒品预防、家庭教育促进、老年人和妇女权益保护、婚姻家庭矛盾化解、防治家庭暴力、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援助、长江保护、环境保护、消防安全、退役军人保障、粮食安全、森林防火、民族宗教、防邪反邪、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内容。恰逢暑假这一重要时期,青少年各项课外活动增加,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暑期基层普法工作重点,石峰区司法局利用暑假这个机会,组织青少年儿童暑期实践活动,将家长和孩子们吸引到现场来,利用PPT的形式宣讲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强家长和孩子们的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

聚焦社会时事与特殊群体,有针对性地深入宣传。株洲市司法局以社会面容易发生的矛盾纠纷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对妇女、儿童和老人开展专题法治宣传,积极倡导树立“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新风尚,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道德观念,增强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法治意识。许多电信诈骗团伙利用老年人网络知识不足、防骗意识薄弱、认知较弱等特点,炒作概念,虚假宣传,设置种种陷阱和骗局,防不胜防。荷塘区司法局针对这一社会现象,将老年人作为普法的重要目标群体,在明照街道的活动中心里开展普法宣讲,大学生志愿者从什么是养老诈骗、养老诈骗常见骗局、养老诈骗多发的原因、如何预防养老诈骗四方面讲解相关知识,解析骗术,送上温馨提示,让防范养老诈骗知识深入群众的心中。而天元区司法局则联合大学生志愿者走进株洲农商行,带着青少年儿童学习反诈知识及反洗钱知识。让孩子们了解网络诈骗的种类,如网络购物诈骗、网络投资诈骗、网络支付诈骗等,以及识别诈骗的方法,如提高警惕,不要轻信网络上的信息,不要轻易提供个人信息等。攸县司法局网岭司法所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前往兴和村某生态农业种养专业合作社,重点就安全生产、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对在座的从业人员进行了宣讲,主要讲解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职责以及从业人员享有的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合同的效力、履行及保全等法律知识,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法治思维。

形式多样,措施到位

3.jpg

醴陵市司法局联合醴陵法院开展模拟法庭活动“沉浸式普法”

积极开展线上普法。各县市区司法局组织大学生普法志愿者积极加入居住的村(社区)、村(居)民小组微信群,定期在村组微信群、家庭微信群发送普法内容。多次组织线上宣传,涉及宪法、民法典、禁毒、未成年人保护、养老诈骗等法治主题,志愿者将相关普法视频转发,转发群累计百余个,为普法宣传工作提高效率。同时,各司法行政部门利用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相关的普法信息和视频,紧扣时事热点,抓住群众眼球,有效地将热点案件与普法工作联系起来,有效提高社会影响力。

深入基层开展普法活动。大学生普法志愿者深入乡村,走进田间地头,为农民群众解难释疑。炎陵县大学生志愿者将“送法下乡”活动开展地选在了热闹的集市,赶在人多热闹的早市上,向来赶集的村民和摆摊的农民分发法治宣传资料,让他们在采买购物的同时也收获了法治“精神粮食”。芦淞区司法局组织青年志愿者们化身法治宣传小分队,身着红马甲向沿街的商铺及过往的行人发放宣传资料,向群众宣传讲解法律知识,解答大家日常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渌口区司法局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在村、镇人口密集的小集镇设立咨询台,扎好遮阳棚,张贴宣扬标语,给路过的行人提供一丝清凉的同时,将手里的宣传册和法治小礼品分发给村民们。醴陵市司法局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以“暑假安全法治教育”为主题,从文明出行、爱护环境、抵制校园欺凌、防范电信诈骗等多个方面,用生动的语言结合真实案例向同学们开展安全法治教育,获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攸县大学生志愿者则选择走访村民家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案例告诉留守老人养老诈骗、非法集资等犯罪行为的常见手法和基本特征,引导他们提高对高额回报的民间借贷、高风险投资的警觉,守好“钱袋子”。

创新普法宣传活动形式。除传统普法方式外,株洲市司法局不断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增加趣味性,吸引群众主动关注并参与法治宣传活动。由株洲市司法局主办,攸县司法局、联星街道办事处承办的“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株洲”八五普法文艺演出进乡村活动在攸州文化广场举行,通过精彩的表演吸引市民前往观看,演出节目运用群众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场景、事例来引述相关法律知识和安全常识,增强了法治宣传教育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这样的宣传方式使观众对相关法律知识的认知更加立体。与此同时,也在致力于创新群众获取法律知识的方式,尝试将主动权交到群众手上,使他们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体验沉浸式学法。今年暑假,为迎接“8·15”首个全国生态日,醴陵市司法局联合当地人民法院,在泗汾中学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参与此次活动的有18名来自全国各大院校的醴陵籍大学生,他们分别演绎“审判长”“审判员”“公诉人”“被告人”“辩护人”等8种角色,通过模拟法庭活动带领现场观摩人员开始了这场“沉浸式”学法之旅。

效果明显,意义深远

4.jpg

石峰区司法局给志愿者颁发普法志愿者证书

今年暑假以来,有来自101所高校的1628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送法下乡”活动,先后在全市开展了126场集中“送法下乡”活动,涉及334个行政村,服务群众13万余人次。本次活动通过网站、微信等多种方式发布了活动招募令,招募了本辖区符合条件的在校大学生,将每一位参与活动的大学生都登记入册,并制作了精美的志愿者证书发放给参与活动的大学生普法志愿者,对大学生志愿者们在此次活动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肯定,极大地激励了大学生们对普法工作的积极性。“送法下乡”活动是在校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重要活动,提升了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了人际沟通能力,既丰富了学生暑假生活,使大学生体会到普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许多大学生志愿者纷纷表示之后将持续参与“送法下乡”等的普法活动。另一方面,株洲市普法工作有了大学生这一青春力量的参与,不断开辟思路,积极创新,靶向发力,壮大了普法队伍,筑牢普法工作根基,提升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实效,有效地提升了全市群众公民的法治素养。

来源:湖南普法网

作者:吴佳俊 汤雯 赵庭菲 王勇

编辑:徐箐梓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普法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