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司法行政先锋丨杨龙

来源:湖南普法网 编辑:吴佳俊 2022-11-24 19:58:23
时刻新闻
—分享—

杨龙,男,现年33岁,本科文化,中共党员,2005年12月参加工作,现任湖南省怀化监狱一监区副监区长。杨龙同志一直把恪尽职守、敢于担当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他是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优秀党员,全省狱侦管理工作优秀个人,他从警七年6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荣立三等功两次,十佳警察,面对荣誉,他从不骄傲自满,而是始终坚守在监管工作一线,冲锋在前,坚守共产党员的宗旨和信仰,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监狱人民警察对党忠诚、崇高事业的不懈追求。

他是疾恶如仇的“碎石锤”

2017年7月9日8时许,罪犯杨某擅自脱离互监组,面对警察的询问,该犯言语挑衅,并将警察抱摔倒地,增援警察赶至控制现场时,并仍然叫嚣,虽很快被制服但引发其他服刑人员的围观、起哄,在服刑人员中造成了恶劣影响,扰乱了正常的监管改造秩序。有在押服刑人员的观望,更有同事们的关注,案件能否成功办理关系到监管改造秩序的稳定,作为案件的承办人,杨龙深感责任重大。检察院认为其行为界定不明、法条无具体量化标准对该案拟做不予起诉处理。面对案发现场无监控,犯罪嫌疑人零口供等困难,杨龙没有退缩,他对科长向峻立下军令状:“这件案子关系着警察正当执法权威,关系着监管情势的导向,歪风邪气必须打压下来,如果案子办不下来,我无颜面对受伤的同志。”他查阅了大量法律资料,搜集了多起破坏监管秩序案件判例,向检察院、法院提供参考;他与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逐步攻破心理防线;他多次到检察部门、法院上门对接,沟通意见,明确办案方向后,扩大对犯罪嫌疑人的违法事实的搜集范围。通过深挖细查,最终查实了犯罪嫌疑人杨某多起违法犯罪事实。2018年5月罪犯杨某因犯破坏监管秩序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加刑一年)。他从警查办多起狱内又犯罪案件、侦破预谋案件,有效打击了违法犯罪人员的嚣张气焰,惩戒和教育了其他服刑人员,维护了正常的监管改造秩序。

他是善良有爱的“传递者”

2021年1月14日,天下着细雨,怀化监狱大门来了两位妇女和老人,裤脚沾着泥土,用着吉首口音对门卫说喊道:“我要见一监区的杨副。”而正在监内执勤的杨龙对此还未知情。管教小陈发现情况后,立即通知杨龙:“张某的家属过来了,在大门口说要见你,手里还提着乡里的鸡鸭,说一定要感谢你,怎么办?”“他家属从吉首乡村赶来,老人家很淳朴,特意跑过来也不好拒绝,你看价值多少钱,加上路费,你先帮我垫付一下,我在监内执勤,帮我解释清楚。”杨龙回答道……。原来,服刑人员张某因刑期长、身体患病,思想包袱重,曾企图自伤自残,杨龙将其转为包管包教对象,因教育引导效果不佳,于是向家属通报了情况。1月4日,张某的母亲及84岁的外婆从吉首乡村赶到怀化,杨龙耐心地向家属沟通张某服刑改造情况,介绍了警察的教育转化工作,了解张某思想症结。见家属经济困难,杨龙自掏腰包给老人家安排午餐和休息室,开展视频会见帮教后,老人家含着热泪抓着杨龙的手说道“你们是好警察,是我儿子不听话,感谢监狱对我儿子不离不弃的改造……”。通过帮教转化,服刑人员张某改造表现明显好转。“心中有法、口中有理、手中有情”一直是杨龙的工作写照,杨龙的事迹也在同事间慢慢传开。

坚持社会公益是杨龙和他妻子多年的习惯,农村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是他们一直关心的热点。怀化市会同县肖家乡溪坎村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杨龙和他妻子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到溪坎村发现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突出问题,回到家中,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画面时常在杨龙的脑海浮现。2019年7月,夫妻二人组织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同事,筹集了上万元的爱心物资,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关心空巢老人”的社会公益活动,捐助爱心物资,走访空巢家庭,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杨龙用爱心善举感染着身边人,传递着善良和爱心。

他是疫情防控的“急先锋”

“我是青年党员我先上”,这句话是疫情发生时杨龙主动请战时发给监区支部书记的信息,面对疫情急难险重,杨龙主动充当疫情防控的急先锋,连续监内封闭执勤120余天。作为分管监管安全的副监区长,为确保监管场所绝对安全稳定,杨龙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第一时间就投入战斗,积极组织监区封闭民警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落实,排查隐患、体温检测、场所消毒、防控知识宣讲、生活卫生、复工复产、罪犯行为养成整训、应急演练等工作,始终都有他的身影。监区关押的四名湖北籍罪犯是杨龙关心的重点,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谈心谈话,掌握思想动态和现实困难。罪犯黄某的妻子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后,主动将其纳入包教对象,亲自对其进行思想引导,安抚情绪,解决实际困难,为实现“三零”目标和监管安全打下基础。因忙于监内的疫情防控、监管改造工作,杨龙忘了2岁女儿的生日,在值班室座机联系妻子时,妻子一句善意地提醒,父母一声理解的叮嘱,杨龙心含愧欠,满含热泪,但铁汉柔情,挂断电话后便又匆匆投入工作。

“穿上警服只要一刻,穿好警服需要一生”——这是杨龙同志写在工作笔记本上的一行小字。他是青年党员中的优秀代表,他把监狱工作当做毕生事业,诠释着青年民警的铿锵誓言。

来源:湖南普法网

编辑:吴佳俊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普法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