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司法行政先锋丨陈晶晶

来源:湖南普法网 编辑:吴佳俊 2022-11-24 19:51:40
时刻新闻
—分享—

陈晶晶,女,1976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为湖南省女子监狱刑罚执行科三级警长,减刑、假释专干。她从警22年,从事刑罚执行工作15年,兢兢业业、扎实工作,负责的减刑、假释审查呈报工作无一纰漏;爱岗敬业、默默付出,用柔和的沟通方式与严谨的工作态度获得监区警察、上级机关和法院、检察院的尊重与认可。她曾多次获得了“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青年”“女监之星”的称号。

她是刑罚执行业务的“老师傅”。1999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的陈晶晶,怀揣着一颗从警梦来到了湖南省女子监狱,先后在分监区管教干警,副分监区长,监区改造专干,刑罚执行科减刑、假释专干岗位上工作。她不是法律科班出身,但是却凭借自己的刻苦钻研站稳了脚跟。在刑罚执行科工作的10年中,经历了关键性的共五次减刑、假释政策的重大变化,也迎接了五次工作上的挑战。2016年底,因减刑、假释新规定出台,监狱按规定增加了第六批减刑、假释名额,原本需要三个月的工作任务,只能在一个半月内完成。那段时间她心理压力大极了,不过她给自己做了一个规定,不管任务多紧迫,每本案卷审查的时间与程序不能减少,越是这样的时候,更要做好经手案卷的“质检”工作。为了赶上进度,她白天在办公室看案卷,晚上回家做统计报表。终于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完成300多本案卷的审查、呈报工作。

2017年开始的刑罚执行平台网上办案,给减刑、假释工作正常运行出了一个难题。全新的办案形式、还未完全成熟的软件平台让她和监区干警无处下手,所有干警手中只有一本指导光盘作为学习资料。她从零基础开始自学光盘,一遍一遍的网上实践办案流程,与软件开发公司的人不断交流学习,发现程序上的问题及时联系修正。她不仅自己完成自学,还指导、帮助监区熟悉平台系统,使平台办案在女监迅速推广,让这项工作走在了全省监狱工作之先。

她是刑罚执行战线的“老黄牛”。她勤恳、敬业、肯吃苦、有韧性。担任监狱减刑、假释专干以来,她经手办理的减刑、假释案件近9000件。她自知责任重大,每天最早赶到办公室,梳理当天各项工作的进度与安排,按要求做好各项工作。虽然在工作中有过疲劳、有过心力交瘁,但她对待工作没有半点马虎,案卷资料规范,整齐。大家评价陈晶晶交上来的资料是“免检产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监狱倒查30年减假案卷2万多件,要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面对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她不迟疑、不畏难、不抱怨,全身心投入工作,一丝不苟地汇总、校对,力求精益求精。一次交报表的时候,二万多数据、四十多张报表,她及时发现了二千多的数据错误,又重新核对、累加,加班到凌晨才统计完毕。在她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确保了女监减假暂专项清查的准确有效和顺利进行,为之后的整治奠定了坚实基础。

她是公平正义的“把关人”。减刑、假释事关刑罚执行,事关公平正义。成堆的档案,千差万别的案情,她一遍遍摸底排查,一次次认真核查,零失误的背后是十年如一日严谨认真工作的作风。她总能在细微处发现一些容易被忽视的漏洞,也能及时给每一名办案干警做好提醒,帮助大家能高质、高量的完成案卷的制作任务。在一次审查过程中,她发现一名罪犯一审判决的抓捕时间与终审判决的抓捕时间不同。通过仔细翻阅减刑案卷,分析研究案情,发现是终审判决的抓捕时间提前了一个月,导致罪犯的刑满日期提前了一个月。她及时与终审判决法院取得联系,对案件进行纠错,避免了罪犯提前释放。长期的工作经验,让她处理各种问题游刃有余。她是监狱的“减假百科全书”,是全省监狱刑执战线知名的“行家里手”,连法院审监庭的法官也说“陈晶晶经手的案卷,靠得住、放得心。”

面对本职工作,她尽职尽责;面对突发情况,她挺身而出。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大年初二监狱紧急封闭,改造科室警察首先接到支援监区的通知。年前才做完手术的陈晶晶正在外地过年,得到消息后,她二话不说,驱车300多公里赶回监狱。她拖着大病初愈的虚弱身体,连续封闭执勤61天,每天盯靠在罪犯管理现场,用脚步丈量着责任,用坚守护卫着安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作为党员,作为警察,她无悔担当,无愧于心;作为妻子、作为母亲、作为女儿,她对家人亏欠得太多……只要工作有需要,不论是周末或节假日,值瞪眼班后,她都以职责为重,坚守岗位。今年更是因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工作任务,而无瑕陪伴和照顾高三的女儿。她二十二年如一日在自己的岗位上,将责任心、使命感化作维护公平正义的动力,为监狱的执法工作贡献力量。她的身上,充分体现了忠诚、崇法、精业、图强的湖南监狱的精神。她默默无闻,但她负责的工作掷地有声。

来源:湖南普法网

编辑:吴佳俊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普法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