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80后”的青年民警,阳光、朝气、充满活力,他也是坚守监管一线十一年的“老兵”。十一年里,经历过大年夜的就医押解,参与过各种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置,更亲历过漫长的千里追逃,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会冲锋在前、迎难而上、刚正不阿。
他这样诠释自己的岗位职责:“监狱人民警察是坚守在‘隐秘战线’的安全守护者,是冲锋在‘炸药库’、‘火山口’的‘尖兵’,必须像尖刀一样去破除一切监管安全隐患,去改造一个个‘冥顽’。”
他就是岳阳监狱七监区副监区长欧遥,2018年被监狱评为“十大青年卫士”,荣立“三等功”1次,获评监狱“优秀公务员”4次,“优秀共产党员”3次。
因为热爱 所以执着
“你大学毕业后为什么会选择来当兵?”刚入伍服役时,欧遥的班长曾经这样问到。“因为我向往着军营的生活,我热爱这份职业。”欧遥的回答斩钉截铁。
脱下军装换警服,进入岳阳监狱,他觉得这是一名战士最好归宿。因为热爱,他甘愿做一名监狱警察的“新兵”,从零开始,从点滴做起。刚入警的那几年,分监区、管教股,哪个岗位上都有他虚心请教、耐性钻研的身影。不懈的努力下,他逐渐对监狱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明白了身为一名监狱警察的责任和使命,就是要守护好国家和人民的安宁,“时刻准备着”是他始终坚守的信念。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原本轮休在家的他,第一时间拨通了支部书记汤金辉的电话,“书记,让我参加首批封闭执勤吧,我刚出来,对里面的情况了解。”
封闭执勤的58天里,他每天的工作时间都是早上6点到晚上11点,除了完成日常现场巡查、制度落实外,他还坚持每天找罪犯谈心谈话,了解罪犯思想动态,期间共计开展罪犯个别谈话教育500余人次,及时化解处理罪犯矛盾冲突10余起。“无论如何,应该我先上,我是监区的新兵和年轻人。而且,特殊时期,我觉得只有在一线看到罪犯,我才会安心。”回忆起那段封闭时间,他如是说到。
迎难而上 敢打硬仗
2019年11月,经过层层选拔,欧遥被监狱党委任命为七监区副监区长,分管改造工作。面对组织重托,他绝不退缩。临危受命的他,没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超能力,有的只是对监狱事业的真心付出和用心琢磨,有的是他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的影响,有的是他责任担当和无私奉献。
初始,面对监区罪犯行为养成差、规矩意识弱化等影响监管改造的因素,欧遥以身作则,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狠抓罪犯规矩意识、行为养成、内务规范性。
在罪犯中广泛宣传监狱相关政策法规及相关奖惩考核细则,让制度成为规范罪犯改造的“紧箍咒”。本着“出门看队列,进门看内务”的标准,重点抓罪犯出收工队列纪律,并以日常细节为抓手,对罪犯内务标准和出收工队列的整齐度和歌声响亮度均作明确要求。坚持“不让问题过夜”,狠抓内部管理和制度落实,对警察的现场管理和执法进行监督,严格按制度依法、依规处理问题,罪犯矛盾纠纷有效地遏制在萌芽状态。
通过系列举措,监区罪犯的行为养成、囚犯意识得到明显提升。在2020年监狱罪犯行为养成比武中,监区荣获第一名佳绩。
坚守原则 如松如柏
“各项工作接受大家随时随地的监督和检查。”身为青年民警,欧遥敢于亮短揭丑,对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从不掩盖隐瞒。同时,监狱作为改造罪犯的刑罚执行机关,常年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欧遥总是坚守原则,如松如柏,树立了清正廉洁的标杆,也令被管理的罪犯更加敬畏他。
入监8年多的罪犯黄某,总是消极对抗改造,监区民警不好管;涉黑涉恶罪犯高某,多次与他犯发生冲突,抗拒改造意愿较强,监区民警不敢管。在一次队列训练中,两犯嬉笑喧哗,公然抗改。拥有警体技能教官证书的欧遥,利用所学技能,采用警体控制技术,以强制措施将两人带离现场,全程规范执法,以雷霆手段有效震慑了其他抗改罪犯。
新入监罪犯杨某,曾在看守所企图利用自杀逃避刑罚,因为不适应监管改造环境,被监区列为重点危险分子,时常处于“大事不犯,小错不断”的状态,但同时,杨某在劳动改造上却十分积极,还被评过“劳动改造能手”。在与该犯的谈话教育中,欧遥了解到该犯与家人关系不和,属于事实上的“三无”人员,只能依靠自己的劳动报酬,这也造成了他因为家人的不管不顾而自暴自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欧遥细心地与杨某开展谈话,教他阅读励志书籍,通过一多月耐心的劝导,杨某终于重拾了信心,改造表现越来越好。
当有人问欧遥为什么工作这么认真、有激情,他总谦虚地表示:“只是做了份内的事情,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应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好它。”
他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欧遥还是第九届团委委员,他经常带领青年团员们开展运动、读书、志愿服务等活动。特别是防疫期间,他组织监内40余名团员青年成立青年突击队,完成了多想急难险重任务,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肯定。先后多次被监狱评为“青年岗位能手”、“十大青年卫士”荣誉称号。
“监狱监管改造工作充满了风险和挑战,也更需要奉献和担当。我一定忠诚无私、力践使命,做善打硬仗的执法尖兵,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欧遥深有感触地说。
来源:湖南普法网
编辑:吴佳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