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网岭监狱六监区现有警察职工22人,在押罪犯395人。近年来,六监区在监狱党委正确领导下,以“标准化”为工作核心,实现了支部建设标准化、警察执法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和生产管理标准化等方面的创新突破,“两个安全”持续保障,连续17年实现“四无”和“七个不发生”,自监区成立以来,每年均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目标。生产经营工作常年名列监狱前列,位居全省监狱系统前40强。近五年,监区8次被监狱评为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红旗党支部,2020年被评选为疫情防控先进集体,11人在省直机关组织的比赛中获奖,10人在省监狱系统比武中获奖,9人次获得省局表彰,党支部于2020年被司法厅评为省司法行政系统基层党支部建设示范点。现将监区近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党建引擎”强动能,支部标准化建设促发展
自2020年被省司法厅评为“省司法行政系统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示范点”后,监区党支部进一步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促进自身发展,带动全狱进步,2019-2021年连续三年被监狱评为红旗党支部、先进党支部。一是发挥支部示范作用。坚持做到支委班子健全、制度运行正常、组织生活规范、台账记录完整,积极树立模范、鼓励先进,推选监狱“五好党员”5名,着力发挥好省司法行政系统基层党支部标准化示范点的引领带动作用,主动在全狱各监区党支部的标准化建设上传经验、当先锋、做榜样。二是创新实施积分制考核管理办法。加强对支部党员的管理,每名党员须进行周考、月考、期末考,并按不同权重比纳入积分管理,监区党支部定期将考核结果和积分值进行公示公布,并参照进行评先、推优、罚劣,通过亮实绩、排位次,点不足、明差距,进一步激发了监区党员干部争先进位的竞争意识和干事创业的激情与活力,也为全狱党员管理模式提供了参考性路径。三是党旗高高飘扬战疫一线。积极响应监狱党委的号召,监区全体党员和警察冲锋在战疫一线,支部书记、监区长邓敏连续执勤超2个月,警察李金颖、田湘东的父母孩子动手术其仍在封闭执勤,老干警谭湘平带病上阵,监内日常体温监测、生卫消杀工作紧抓不懈,监区“零疑似、零感染”的防疫成绩至今保持。四是党建带团建锻造青年担当。监区党支部特别注重对青年干警的教育、培养,主动给年轻人“压担子”、“创路子”,目前监区2名副监区长分别为“85后”和“90后”,监区30岁以下干警11名占比超过50%,成为监狱培养青年干部最多的监区之一。同时,监区青年警察奋勇向上,警察张启玄荣获2020年度省直机关青年理论学习微课竞赛三等奖;谢和立荣获2019年省监狱管理局颁发的优秀青年团干、2020年省集团公司QC成果发布会三等奖;田湘东荣获2020年度全省监狱、戒毒系统个别教育能手。监区上下以拼搏、担当、创新、敢为的奋斗精神不断前进、不断实现新的突破。
二、“警务实战”强技能,执法标准化建设提素质
六监区作为网岭监狱现场执法标准化建设试点监区,依托监区固有资源,着力推进战训结合,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教资力量雄厚。监区目前有警务实战技能中级教官1名、初级教官3名,监区长邓敏作为省级警务实战中级教官,曾在全省监狱系统教官比武中斩获前五,3名初级教官均通过了湘警职院专家的考核验收,这支合格的教官队伍为监区现场执法标准化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二是实训内容全面。监区教官团队以“讲究实效,务求实战”为原则,充分利用监舍、监区办公室、篮球场等场地,用时1个月分三批次组织监区警察开展警务实战技能、单警防御技术、常见警情现场模拟处置、体能训练等课程培训,确保逐人逐项考核过关,成为监狱第一个全员掌握警务实战技能的监区。三是实战效果突出。两年来,六监区警察在罪犯抗拒改造、消极抵抗、精神病发作、扰乱监管秩序等场景处置时均能做到有效处置,产生9个成功案例。如2019年11月,一名邪教罪犯刑满释放时情绪失控、辱骂警察并紧抱防撞柱,六监区警察迅速上前进行压点控制,加以语言控制并成功带离。2020年初,罪犯谭某精神病发作,无故窜上警察值勤台上并对劝阻人员大打出手,在发现言语警告无用后,三名监区执勤警察实行压点控制并上铐将其带离,有效确保了监管秩序稳定。目前,现场执法标准化建设正以六监区试点经验为样本,在全狱铺开,此项工作受到了上级部门的广泛关注,并已在司法部立项。
三、“创新管理”强机能,制度标准化建设保秩序
六监区上下始终坚守安全底线,严格落实各项监管安全制度,确保监区安全稳定。一是创新疫情期间狱情分析制度。疫情期间监内外保持良性信息互动,监区执勤干警每日召开碰头会议,每星期集中开展1次狱情分析会,并及时将有关信息传递给监外备勤人员,全体监区警察共同对狱情进行分析研判,切实做到敌思我知,敌动我制,超前防范,及时有效地打击了罪犯私藏金属铁片、针线等违规行为12次,全年打击处理违规罪犯23名。二是落实隐患排查制度。监区制定“四查四堵”隐患排查工作机制,经常查民警思想是否麻痹,堵意识上的漏洞;查现场警力够不够、履职是否到位,堵监管上的漏洞;查对重点罪犯的管理教育是否到位,堵职责上的漏洞;查考核奖惩是否亲自操作,堵执法上的漏洞。近一年来,监区对自查发现制度不落实或者落实不到位的行为处罚4次,在监区警察大会和党员大会上批评3次6人次,为全管安全的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创新工具管理方式方法。监区聚焦劳动工具管理难度大的问题,主动谋划、积极调研,协助分管改造的副监狱长共同撰写专题调研论文1篇。着力加强流动工具管理,对所有流动工具进行核准登记并进行分类和编号,设置工具存放专柜,统一存放和收发危险工具,做到领取有纪律,使用有监督,回收有核对,销毁有登记。着力加强固定工具管理,根据每台机器的特点,规定不同机器使用的工具种类及数量,制定出最短链式要求。同时,加强精细化管理,对劳动工具进行合理改进,将原来每台机器配置一把剪刀、一个锥子替换成自带挑线器的钝化小剪刀,将15把12寸剪刀减少为3把9寸剪刀,做到尽量使用低危险工具。2021年1月,监区工具管理工作在省局检查中获得检查组好评。
四、“科学生产”强效能,服务加工标准化增效益
监区根据监狱下达的经济指标,对每条生产线进行任务分解,及时兑现奖罚,全监区警察工作责任心明显增强,监区各生产线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一是率先推行“单件流”生产模式。面对劳务加工一直不见起色的现状,监区3条生产线于2019年在全狱率先引进标准化生产流水线,实行“单件流”生产模式,罪犯每日人均产值由92元提提升至145元,产品合格率由92%提升至98%,转款时间由3天缩减至半天,打造了高质高效加工生产线。二是生产现场规范化达标。监区坚持一手抓效益提升,一手抓生产现场规范管理,大力推行“6S”管理,做到了物品摆放定置化、劳动工具规范化、仓储管理标准化和监区文化建设主题化,于2019年以92.3分通过了省万安达集团劳动改造现场规范化管理达标验收,是全狱第二个通过达标验收的监区,目前正全力创建星级监区。三是质优高产出效益。监区不断优化产品品类,主动淘汰附加值低的生产客户,引入4条附加值较高的时装生产客户,在提高内部项目管理的同时,抓好人员管理,增强民警管理的主动性,始终秉承热情服务理念,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对货期绝不拖欠,将签定合同、履行合同全部纳入法制化轨道,通过一系列关键改革和创新,监区近两年生产效益稳居监狱前2名,今年1—10月以超额119%的生产成绩完成了公司年初下达的任务指标,位居全省监区生产前40名。
五、“治本攻心”强职能,教育改造紧贴犯情实际
六监区积极发挥教育改造的攻心治本作用,在亲情帮教、个别教育、社会就业能力培养等工作上不断寻求新路径,近五年共帮教罪犯54人次,转化重点罪犯、顽固罪犯18人次。一是帮教工作有温度。以“改造和拯救”为目的,着力助推罪犯新生,近三年来共开展监区帮教活动4场,实地走访罪犯亲属18人次。如顽固犯周某服刑以后,其七十岁的老母亲带着十多岁的孙女生活,仅靠打零工供其读书,一次周某在车间劳作时与他犯发生了冲突,脾气暴躁的周犯拳脚相向被当班干警制止,在处理两人冲突问题的途中收到了周犯女儿寄过来的信件,当看到女儿的来信时,周犯激动的情绪冷静了下来。监区警察见此趁热打铁,今年9月对周犯开展一次亲情帮教活动,将周某的视频送到了老家浏阳龙伏,并录制家人的寄语视频,周犯看到视频后一改恶习,成功消除了抗改情绪。二是个别教育有成效。监区层层落实、做细个别谈话教育,要求每名警察牢固掌握自己包教罪犯的基本情况、案情、心理、健康状况和现实表现。近年防疫期间,六监区创新实行“承包式、交接式”罪犯包教机制,实现封闭值勤人员每换一轮,监区罪犯全覆盖包教一轮,通过广泛细致地谈心谈话,及时阻止了8起罪犯自伤自残和暴力事件。近五年,18名重点罪犯和顽固犯得到成功转化,转化率达到100%。三是培养能力助新生。监区在每期新犯人入监时,都会进行3场职业技能培训,即劳动技能培训、安全生产技术教育、质量意识教育。同时每次上新款前都请外协人员对其进行技术辅导,极力提高服刑人员的生产劳动技能,为其出狱掌握一技之长,成为谋生的手段。近五年,6名罪犯出狱后写信到监区告知已经就业并表示感谢,教育改造、劳动改造成效充分显现。
来源:湖南普法网
编辑:吴佳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