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衡阳市司法局:求实创新  主动担当 高位推动“雏雁·春风行动”落地生根

来源:湖南普法网 编辑:徐箐梓 2021-11-26 17:15:18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普法网讯 为推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学习成果转化工作实效,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衡阳市司法局围绕平安衡阳建设总体目标,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契机,联合市慈善总会、民革衡阳市委会在全市开展了“雏雁·春风行动”的帮扶品牌活动,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搭建服刑、强戒、在矫、安帮人员(以下简称服刑在矫人员)困难未成年子女帮扶解困“彩虹桥”,建立起服刑强戒在矫安帮人员困难未成年子女的常态化关爱机制,力促阻断违法犯罪代际传递链条,让社区矫正工作有力度更有温度。

以创新之为,构建政社协同、推动有力的新体系

以建章立制为总揽,推动“雏雁·春风行动”帮扶工作行稳致远。

强力抓机构。为优先保障对服刑在矫人员困难未成年子女的资金和支持,衡阳市司法局积极取得衡阳市慈善总会支持,成立衡阳市慈善总会司法行政系统分会,从体制机制上确保项目长期有效施行,为依法依规开展社会募捐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平台载体。

探索新模式。为实现对违法犯罪人员困难未成年子女全覆盖,衡阳市司法局第一次将强戒、在矫人员困难未成年子女全部涵盖进来,拓宽了传统帮扶范围;第一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进项目执行团队负责运作,充实了专业力量;第一次将司法行政干警、行业从业人员的危、难、险、急事项列入了慈善分会救助目录,激活了帮扶动力。通过完善救助运行管理机制,实现救助帮扶力度、项目覆盖广度与帮扶公信力的“三提升”。

长效建机制。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细则,明确以衡阳市司法局、衡阳市慈善总会、民革衡阳市委会为牵头单位的“政府领导、慈善主办、部门联动、社会协同”的帮扶工作体系;明确了对服刑强戒在矫安帮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经济资助、心理帮扶及就学协助机制;明确了政府公信部门对项目效果、经费进行监督检查的机制;明确了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承接主体开展服务情况进行评估的机制,推动服刑在矫人员困难未成年子女关爱保护机制和模式持续完善。

谋整合之力,形成品牌引领、统筹联动的新格局

以打造“雏雁·春风行动”帮扶品牌为抓手,变“九龙治水”为“攥指发力”。

统筹部门资源。此品牌活动由衡阳市司法局、衡阳市民政局、衡阳市慈善总会、民革衡阳市委会、雁南监狱、雁北监狱、湘南监狱、衡州监狱、衡阳市强戒所等九部门组织实施,联合法律援助、爱心助学公益组织等组织精准帮扶,通过多部门联动协作,发挥社会组织的专业优势,为服刑在矫人员困难未成年子女提供针对性强的专业化服务,提高社会对此类特殊群体的关注力度。

发动社会力量。衡阳市司法局广泛联络社会各界力量,拓展资源渠道,积极号召单位职工帮扶此类特殊群体,积极鼓励社会力量爱心捐赠、结对帮扶,协助落实贫困家庭社会救助政策,帮助服刑在矫人员困难未成年子女顺利完成学业。引导行业内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司法鉴定机构及人员参与联合帮扶、结对帮扶、法律宣讲、服务减免等民生活动。

整合基层队伍。充分发挥司法所服务基层治理的职能作用,确定司法所对辖区内帮扶人员实时跟进,做到有情况及时上报,将困难儿童纳入网格化管理,全面打通帮扶工作“最后一百米”。

行关爱之举,实现兜底兜实、普惠普及的新成效

以服刑在矫人员困难未成年子女现实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因人施策解决他们的困难问题。

精准化关爱。活动开展以来,市司法局联合市慈善总会、民革衡阳市委会,通过单位、社会组织捐款等活动形式,募集资金共计63万元,根据帮扶对象情况的不同按照2000元至5000元的标准,累计帮扶162户,让197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学业得到保障,助力服刑在矫人员困难未成年子女走上了正常的人生轨道。

补缺型关爱。服刑在矫人员未成年子女缺少父母陪伴,他们与父母的关系、来自外界的歧视、童年留下的心灵创伤等问题更为隐蔽。衡阳市司法局进一步丰富帮扶内容,引进衡阳市社会组织机构——衡阳市甘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有针对性开展心理教育帮扶,结合未成年子女前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重点关注人际调适、精神慰藉、心理疏导、人格健康、个案咨询等,做到全年入户不低于两次,一人一档,一户一策。经统计,社会工作服务者共入户走访300余次,在征询服务对象意愿后为22人提供心理辅导,加强社会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爱。

沉浸式关爱。组织参观法治教育基地,帮助建立法治观念,修复性格缺陷。对缺少家庭温暖、存在逆反心理的未成年子女,找准切入点,加大教育力度,修复性格缺陷。组织开展了“一封家书”的主题服务活动,鼓励未成年子女积极有效参与对父母的感化和教育工作,助未成年人正确对待父母犯下的错误,让服刑在矫人员获得归属感,促进服刑在矫人员家庭从“心”沟通。

来源:湖南普法网

编辑:徐箐梓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普法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