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治理虚假刷量还须法治给力

来源:法制网 编辑:邬璐明-法治网 2019-08-01 15:16:51
时刻新闻
—分享—

付 彪

7月9日,广州互联网法院一起关于不支持虚假刷量获4万余元赏金的判决,再次将这一行业痼疾拉到了大众面前。日前,小红书官方发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社区反作弊报告,更是显示了当前流量盗刷之猛:小红书平均每天清理刷量笔记4285篇,其中除机器刷量外,每天有920篇人工刷量笔记被清理;平均每5分钟清理18.6个刷量账号、168个虚假点赞、135个虚假收藏、571个虚假关注(7月31日《工人日报》)。

事实上,小红书所遭遇的虚假刷量只是冰山一角,行业里各类自媒体号、微信公众号、社交网站等平台的阅读量、点赞量、评论量一直都面临这个问题。在盲目信奉“流量为王”的背景下,没有任何一种推荐或广告比“个人体验心得分享”更具说服力,一些专业推广团队就是看中了这一点进行牟利。流量数据造假不仅损害了平台信誉,伤害了网民感情,也影响了投资人和广告方的投资判断。一些公众号通过刷量赚得盆满钵满,更是挤压了那些执着于生产优质内容运营者的生存空间,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刷量与刷单一样,都是欺骗行为。即当事人以虚假数据来宣传商品,以达到获利的目的。当然,这种欺骗不只是一方所为,而是多方“合作共赢”的结果。无论是暗刷还是明刷,都已形成了利益链——为了拉到更高广告费,流量买方有需求,而刷手通过刷流量获得报酬,社交平台可以有更多的用户,第三方的刷量软件也能赚到手续费,各方各取所需都能获利。在一定程度上,这也促成了各方对此行为的放任。

针对虚假刷量,当下部分平台除了采取人工监测,还逐步借助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此乱象进行打击,还有一些平台还通过平台间数据共享、信用互通的方式一同打假。不过,也有一些平台对流量盗刷的态度比较暧昧,毕竟虚假刷量也为自己增加了好看的数据。说白了,有些内容生产者为了能够卖一个好价钱,一直在默许甚至参与刷量行为,导致此乱象成为顽疾。

因此,治理虚假刷量,还须法治给力。一方面,要完善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加大对虚假刷量的处罚力度,如通过征信系统将刷量行为较为严重者列入失信名单;通过奖励举报等方式,揪出更多刷量的商家,以罚款及没收非法所得等方式进行惩处。另一方面,加大对平台的监管力度,引导平台既要明确态度、刮骨疗伤,对刷量商家坚决予以查处,更要多重并举、防患于未然,不断升级反作弊手段、完善排名机制等。司法机构也要重拳出击,虚假刷量等违法行为毫不留情,切实斩断流量造假利益链。

来源:法制网

编辑:邬璐明-法治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普法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