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3月19日,中国法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王沪宁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会祝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受党中央委托,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词。大会选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担任中国法学会会长。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出席中国法学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对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法律高素质法治专业人才的殷切期望。
中国法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以来,各级法学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建功立业,深入推进法学会改革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重要成就。
当前,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在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方面的保障作用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法治中国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社会主义法治稳步迈向良法善治新境界,全面依法治国迈入新时代新征程。
新时代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要以对党、对人民、对法律高度负责的精神,主动承担起在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上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
在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上承担历史责任,要求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践行者。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法学法律工作正确政治方向。要自觉坚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抵制西方法治思潮的影响。
在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上承担历史责任,要求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自觉做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者。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面临着方方面面的问题,需要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满怀激情投入法治中国建设实践,围绕制约全面依法治国的突出问题,紧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研究提出更多解民忧、促民生、护民利的法律政策措施,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上承担历史责任,要求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加强法学理论研究,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发展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对全面依法治国伟大实践具有根本性指导性作用。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要坚持立足已知、研究未知、探索新知,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不断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法学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做中国法学的创造者、世界法学的贡献者。要坚持走进基层、深入群众、扎根实践,了解基层一线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解答百姓疑难困惑,拿出更多法治研究成果。
在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上承担历史责任,要求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自觉做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法治人才的培养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法治专业人才培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要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把专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精神塑造融合起来,把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到每位法律人心中。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实际工作部门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引进高校,把法治实践新鲜经验和生动案例带进课堂教学,让法学教育更接地气、更具实效。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法学会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群众团体、学术团体,也是政法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已充分证明,法学会不愧为党和政府联系和团结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不愧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力量。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征程上,广大法学和法律工作者必将再创佳绩、再立新功,以更大的热情书写波澜壮阔的时代华章。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编辑:段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