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年全国网上信访量达97.1万件次 同比上升102%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梁士斌 编辑:洪政 2016-12-15 09:21:38
时刻新闻
—分享—

  全国网上信访基层应用工作座谈会12月13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的要求,对推动网上信访工作在基层落地见效作出具体部署。

  据国家信访局副局长范小毛介绍,去年全国网上信访工作会议以来,全国信访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不断创新和深化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大力推进系统深度应用,网上信访渠道进一步拓宽,逐步形成了“信访网上投、事项网上办、结果网上评、问题网上督、形势网上判”的工作模式,快捷高效地解决了大量信访问题,网上信访正逐步成为群众信访主渠道。

  今年1至11月份,全国网上信访量97.1万件次,同比上升102%,有效减少了群众信访成本,实现了群众少奔波、多受益。

  网上信访方便快捷

  据范小毛介绍,自2015年1月1日国家信访信息系统上线运行以来,全国信访部门加快构建集投诉、办理、查询、跟踪、监督、评价于一体的全国网上信访综合应用工作平台。

  目前,国家信访局已实现了与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省、市、县三级信访工作机构、8万多个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33个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的互联互通。今年7月1日和9月1日,国家信访局相继开通手机信访平台和微信公众号,进一步拓宽群众诉求表达渠道。

  各地纷纷跟进。安徽、湖南、新疆等14个省份设立了手机信访,河北、内蒙古、贵州、甘肃等21个省份开通了微信信访。天津、浙江等地把领导信箱与系统对接,把分散的网上信访“小窗口”整合到一个网上投诉大厅,减少群众重复投诉、部门重复交转,实现“一网通”。

  各地紧紧抓住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及时就地解决大量合理诉求这个核心,严格落实责任,对网上信访事项加大初次办理、重复治理和积案化解力度,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山西、吉林、宁夏等24个省份制定了网上信访办理规则,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将规范化要求贯穿办理全过程。今年7月1日,国家信访局出台了《信访事项简易办理办法》,强化了简易事项快速办理。

  由于信访部门将梳理筛选网上信访典型事项,纳入信访积案化解集中攻坚和统筹督查活动,通过综合施策,一大批信访积案得到有效化解。国家信访局依托信访信息系统实时查询和跟踪各地化解情况,对交办地方已汇报化解的信访积案逐案评查,对7个省份已化解积案进行抽查和分析,防止和避免一些地方为了赶进度,不求质量,忙于“凑数”的现象。

  信访部门依托国家信访信息系统,全面推行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信访模式,有效回应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信访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信息系统应用覆盖仍不全

  当前,国家信访信息系统的覆盖已基本实现国家、省、市、县、乡(街道)五级信访工作机构的“纵向到底”,但“横向到边”还有待加强。范小毛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对存在的问题不护短。

  他说,各地大多存在职能部门覆盖不全的问题,市县两级很多只联通了重点职能部门。许多地方只把信访局(办)网站受理的事项纳入国家信访信息系统,未将领导信箱、部门信箱等其他网上平台与信息系统对接整合。有的地方信息系统建设层级较多,开发主体多元,导致本级的信访信息、数据统计等与国家级平台不相符;有的数据交换不够顺畅,上级转交的信访事项到达基层时间过长,且信息显示不完整。这都会导致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群众满意率与实际情况出现差异。

  范小毛指出,近年来,各地在推动问题解决上下了很大功夫,一批信访问题得到有效化解,但依然还要加大化解力度。

  网上信访关键是解决问题

  如何才能推进网上信访落地落实?范小毛强调,需要着力聚焦重点、破解难点、补齐短板,积极主动地推进网上信访基层应用,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明显进展。

  他提出,当前,各省(区、市)要大力推动还没有实现联通的市县乡及所属职能部门接入系统。 抓好系统应用,关键是要实现业务全覆盖、信息全录入、数据全生成、办理全公开。各地各部门对群众通过信、访、网、电等渠道提交的信访事项,要全部纳入系统流转,全部登记录入系统,防止信访事项“体外循环”。

  范小毛强调,着力推进网上信访工作业务规范,重点是做到“三个到位”,即把《信访条例》和工作规程执行到位,信访部门和责任部门的办理要求与规定动作落实到位,业务办理不规范的情况检查纠错到位。

  信访工作的核心是解决问题。网上信访关键在于能解决问题,功夫要花在“网下”。对网上受理的问题,要网下办理好,做到有人管、有人办,群众能满意。

  法制网北京12月14日讯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梁士斌

编辑:洪政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普法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