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津市司法局“法治夜话”活动荣获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来源:红网 作者:柳英 编辑:严欢 2016-03-10 15:39:37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常德3月10日讯(通讯员 柳英)近日,常德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在全市开展2015年度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和岗位学雷锋标兵评选表彰活动,并隆重表彰了一批常德市志愿服务活动先进集体和个人。津市市司法局“法治夜话”活动荣获常德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荣誉。
  
  近年来,津市市司法局在市文明办的指导下,认真筹建法律服务志愿队,扎实开展法律服务志愿活动,100多名法律服务志愿者通过深入基层一线,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扶贫帮困、青少年维权等多项志愿服务,提高了全市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和观念,弘扬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全市形成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法律服务志愿队因此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组建专业化的法律服务志愿队伍
  
  抓教育,抓培训,推动法律服务志愿队实现正规化。法律服务志愿者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推进法律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中,不仅要求自己知法懂法,还必须具备法律知识讲授能力。为此,津市市司法局出台了《干部讲法方案》,要求全局干部每人自学、深研一部与人们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不仅自己搞懂弄通,还要轮流在每周五的政治学习课上公开讲解。经过一年多的开展,成效非常显著,反映强烈。通过轮流讲课,使广大司法干警对业务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全局的整体素质,达到了以己带人、共同普法的目的。
  
  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本领,推动法律服务志愿队实现专业化。自2013年以来,津市市司法局充分发挥普法职能,将农村法治宣传工作与联系群众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创新普法形式,开办了“法治夜话”这一民生普法品牌。“法治夜话”以公益性巡回法制宣传为切入点,组织全局干部、律师、公证员、法律工作者、人民调解员分期分批下到村组,通过法治讲座、接受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援助、法律宣传资料、启动LED广告宣传车播放普法短剧、普法漫画剧以及有奖答题等多种形式,与老百姓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进一步增强了普法效果。两年多时间,“法治夜话”活动硕果累累,共开展法治夜话活动120场,为群众解答涉及土地承包、婚姻家庭、交通安全以及侵权责任等多方面的法律咨询2000多条,现场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00多件,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180多件,惠及全市城乡群众,目前已成为具有津市地方特色的普法品牌。自津市市司法局王牌民生普法项目“法治夜话”创办以来,得到好评无数,所到之处,群众热烈欢迎,真正为民办了实事,办了好事。
  
  组织多元化的志愿服务活动
  
  送法进社区,开辟“法治夜话”进社区系列专场。津市市司法局围绕居民普遍关心的法律问题,密切联系社区实际情况,在开展专场活动前切实从实际出发选择普法内容。社区拆迁问题突出的,在法律知识讲座中多涉及拆迁相关法律法规,如《物权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等;社区污染问题突出的,前期准备多搜集了解污染涉及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截至目前,“法治夜话”已先后走进燕子窝社区、襄阳街街道办事处、金鱼岭街道湖桥社区、金鱼岭文家湾社区、丝绸社区、文家湾社区、三洲驿街道办事处城隍庙社区等津市市各大社区,为广大社区居民送去了法律知识和法律服务。
  
  送法进乡村,推出“法治夜话”进乡村系列专场。针对法治宣传教育薄弱环节的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津市市司法局通过狠抓农村重点普法对象,突出农村重点普法内容,推出了“法治夜话”进乡村系列专场。截至目前,“法治夜话”已先后走进金鱼岭街道关山村、渡口镇发瑞村、渡口镇李阳村、李家铺乡、灵泉乡等各大乡镇,向广大村民普及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义务教育法》《土地承包法》《劳动法》《婚姻法》《继承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与村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并为村民解答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送法进学校,开创“法治夜话”进学校系列专场。关爱少年,普法先行。津市市司法局先后走进市五中、市职业中专、市灵泉中学等学校开展法治主题班会活动,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未成年人相关法律,为青少年学生上好一堂高质量的法制课,教育广大青少年学法懂法用法。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法制主题班队会132次,法制故事会95场次,法制讲座近40堂,举办青少年法制教育墙报50多期,发放法律知识小报10000余份,直接受教育青少年2万余人次。
  
  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特设“法治夜话”公证专场。为了更好地发挥公证服务津市市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津市市司法局“法治夜话”特设公证专场,就国内外公证方面的知识和相关政策向广大人民群众作宣讲活动。为了使宣讲内容便于群众理解,津市市公证处在前期准备时选用大量真实的典型事例,通过一个个事例让群众在故事中知道公证、了解公证。
  
  扩大应援受援面积,特设“法治夜话”法律援助专场。针对法律援助弱势群体,为了让法律援助成弱势群体维权首选,津市市司法局特设“法治夜话”法律援助专场。2015年,津市市法律援助中心全体工作人员通过走进柏枝林社区、会云村、丝绸社区等村居,共开展8次法律援助专场,着力宣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法律援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将法律援助宣传到田间地头,通过讲解,不少群众现场申请法律援助。

来源:红网

作者:柳英

编辑:严欢

本文为普法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pf.rednet.cn/content/2016/03/10/473703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普法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