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嗜酒,同村村民邱国梁以前和妻子经常闹矛盾,严重时甚至打起“冷战”。刘灿六次上门与邱国梁交心,不仅让其戒了酒,家庭和睦如初,而且两人也成了朋友。
“我从事人民调解工作有8年了,调解的矛盾不少,结识的朋友很多。”刘灿说,今年以来,他已调解纠纷63起,其中90%都得到了有效解决。
“他们都是来自最基层,立足于村组、立足于邻里开展矛盾纠纷调处,效果都非常明显。”浏阳市太平桥镇司法所所长邓应光认为,人民调解员们热心参与邻里纠纷调解,为一方稳定和谐作出了特殊贡献。
近年来,太平桥镇星镇村的重点工程项目较多,长沙株树桥引水工程、长浏高速均穿境而过。工程建设牵涉到部分村民的利益,矛盾纠纷时有发生。该村的人民调解员罗玉明一方面积极为村民争取合法利益,一方面从中调解纠纷矛盾,使得该村的矛盾纠纷逐年减少。
目前,浏阳市共有2505名人民调解员活跃在街道社区、村组人家。他们经常第一时间发现矛盾纠纷的苗头,并提前化解干戈;第一时间出现在调解矛盾纠纷的现场,及时平息事态。
“很多人民调解员都是自发性、志愿性的。他们的无私奉献,为浏阳的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市司法局负责人表示,一段时间以来,人民调解员都是“自掏腰包”去调解矛盾纠纷,做调解工作时难免吃“闭门羹”、说“管闲事”,致使工作积极性不高;而且全市人民调解员力量分散、单打独斗,面对个别复杂、跨区域的矛盾纠纷有心无力。
针对这些现象,近年来浏阳市司法局通过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统筹调配全市人民调解工作力量,帮助解决疑难复杂和跨区域的矛盾纠纷。同时,积极推动落实人民调解“以奖代补”制度,重点向村组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员倾斜,通过案件奖励,增强调解员积极性,提升调解工作质量,服务基层人民群众。
今年上半年,浏阳市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800余件,并根据案件的难易程度、影响大小分类,开展了“以奖代补”案件评审,对符合奖励规定的2405个案件按标准分别进行了奖励,共发放奖金36万元,充分调动了人民调解员的调解工作积极性,有力推动了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进程。
来源:法治湖南网
编辑:严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