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强则国强。在法治教育中,如何重点加强青少年教育?
2015年,中共长沙市委印发《长沙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坚持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创新改革工读教育方式,整合完善现有资源,建立集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为一体的全市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为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新范本。
长沙市新城学校作为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的重要主体、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所市级“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积极落实市委部署,升级教育硬件、创新教育方式,力争建成高水准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
在硬件上,学校已开展二期建设工程,建设长沙市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综合楼等设施。在教学方式上,因材施教,坚持课堂教育与体验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
——推进课堂教育与体验教育相结合。学校结合思想品德课、班会课中近20篇涉及法律知识的课文,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法律启蒙教育。同时,依托司法行政丰富的警示教育资源,加强青少年法治体验教育:参观监狱、戒毒所,加强禁毒宣传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毒品及其危害,提高青少年防毒、拒毒意识;组织观看法治教育话剧、开展编法治小报比赛、开设少年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法治教育活动……让青少年在体验中感受法律权威、培育守法理念。
——推进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学校已构建“学校、家庭、社会”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体系,汇聚各方法治教育合力。
他们加强与校外各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聘请一批热忱工读教育事业、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有识之士作为“校外辅导员”,定期开展法律、心理等各方面的专题讲座,引进大学生及社会志愿者来校开展支教活动。同时通过经常性开展法治宣传和法治实践活动,使青少年学生受到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法治教育。
他们积极开展校外法律教育活动。举办学生参加的有关公益性课堂讲授,开展心理及法治辅导教育法律知识的讲座。成立法治心理讲师团,为普通学校服务。学校校外教育部先后为空军十九厂子弟学校开展了六场讲座活动;深入省少管所三管区进行了表达性团体绘画治疗个案辅导活动,深入社区开展帮教活动50余次,服务对象4000多人。
他们强化家庭法治教育工作。采取专家讲座、法律咨询、举办“家长学校”、“小手拉大手”、推荐优秀家教刊物、报纸、书籍等方式提高家长法律素质,利用微博、微信、手机与家长互动交流,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学校定期组织家长会,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家长法律水平,提高家庭法治教育工作的质量。
通过硬件的升级,形式的创新,学校教育效果凸显。恢复重建十年来,新城学校共接收学生3000多人,转好率达95%,赢得社会普遍认可。(梁文清 邓炯)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梁文清 邓炯
编辑:严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