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标为导向,抓好“六五”普法验收。
按照“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创特色”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乡镇、县直单位的督查与指导,搞好全县“六五”普法验收,及时收集整理资料,迎省检、国检,争创全国“六五”普法先进县。
以“六五”普法验收为契机,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全力搞好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做到县乡联动,实施“法制宣传个十百千万工程”(即在县城白沙镇沅江风光带建设一个法治长廊、办好十个普法示范点、开展百场法制讲座、培训千名农村“法律明白人”、送法下乡进一万户)。村村开展“五个一”建设(建一所法律学校、一个法律书屋、一块创建展版、一块固定法制宣传栏、一条固定宣传标语)。
以法治创建为着力点,全面推进“法治泸溪”建设。
完善法治县创建考核验收标准,深入推动多层次多领域法治创建。深化“法治乡镇”“法治村(社区)”基层法治创建活动,深化“法治单位”、“法治学校”和“诚信守法企业”行业法治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各项事业法治化管理水平。
以制度建设为依托,推进重点对象学法用法。
探索建立完善法制宣传教育领导体系和考评机制,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目标管理及单位绩效考核内容,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推进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以案释法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着力抓好领导干部、公职人员、青少年、村(居)民、务工人员、企业经管人员等普法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引导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不断形成法律信仰,做到每名公职人员一本普法读本,每个农户一份普法简易资料。
以普法为基础,提升全民法律素质。
组织开展“服务法治泸溪,服务全面深化改革”等为主题的法律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单位活动,规范“法律六进”的内容、方式和途径,推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结合五月农村法制宣传月、九月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周和“12.4”宪法宣传日活动,深入宣传宪法、国土、劳动、信访、投诉、调解等法律法规,着力使法治精神融入社会、融入生活,提高公民法律意识。
来源:红网
作者:向有刚
编辑:严欢
本文为普法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