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也是最深的民心工程。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湖南各级各部门紧扣依法治省总体部署,推动普法工作向精准化、常态化、社会化迈进。从乡村到社区,从机关到企业,从校园到网络,一场场生动的法治实践正润物无声。
11月25日起,湖南省司法厅联合红网推出专题《八五普法·湖南实践》,陆续刊发省直厅局和各市州的普法综述报道,展现五年来普法工作的创新探索与鲜活故事,记录法治湖南建设的坚实步伐。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肖依诺 长沙报道
“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正式实施,下面我从重点法条、执法实践、风险提示等方面进行解读……”在长沙海关党委会议室里,关税专家正在进行法治宣讲。
像这样的集体学法,如今已成“常态动作”,也是推动各项工作法治化的重要抓手。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五年来,长沙海关以法治为引领,强化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构建横向赋能、纵向立信的普法体系,筑牢守护国门的法治屏障,为湖南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稳定支撑。
锚定需求导向,让普法更精准
“那么多的法律法规,我们执法人员重点学哪些?”
“对照‘清单’就能找到重点。”法规部门工作人员一边接听基层电话,一边耐心解释。
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长沙海关围绕“八五”普法规划制定年度普法计划,多维度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全省海关系统共有10余人次获省级表扬,1家单位获全省“八五”普法中期评估优秀。
把准政治方向。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举办专题讲座5次,组织网络辅导5期,依托海关普法基地开展沉浸式教学,推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培树宪法精神。新提拔干部宪法宣誓率达100%。推出“我们都是收信人·法治沙龙”,作品《小珂说法·宪法晨读》获评全省新媒体普法最佳创意奖,《宪法里的国和家》在央视频首发,创新传播形式让宪法精神深入人心。
提升执法素养。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189项,以海关法、关税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等30部法律法规为重点,强化执法培训与案例教学;加大对反外国制裁法、出口管制法等新兴领域法律的宣传力度。
服务行业发展。围绕“民法典相伴美好生活”主题,持续开展“民法典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活动70余场;配合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推送行业法律提示,护航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长沙黄花机场海关关员通过生物标本等展示方式,向出入境旅客宣讲《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相关规定。
分层分类施策,让普法更走心
“海关关长送法上门,为我们制定‘一企一策’,帮企业解决锂电池分箱装运问题,一年下来节省成本约400万元!”某新能源企业负责人兴奋地分享经历。
这一幕,是长沙海关普法精准落地的缩影。近年来,该关注重“分层分类普法”,强化“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打造智慧普法平台,提升法治宣传质效。八五期间,共入选省级“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2个,连续3年获评全省“谁执法谁普法”优秀单位。
聚焦“关键少数”带头学法。首创“每会一法”党委集体学法制度,两级党委累计集中学法700余次,推动解决执法疑难问题30余个。
聚焦全员素养提升。组织关警员参加学法考法,编写普法读本20余万字,参考率合格率达100%;举办执法能力提升培训10余次,参加庭审观摩10余场。
聚焦产业精准普法。打造“关长送法上门”品牌,结合湖南工程机械、新能源等重点产业,两级党委累计送法400余次,解决问题120余个,惠及企业千余家。建设“中国—非洲国家SPS合作信息网”,收录法律法规500余条,覆盖19国,助力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
聚焦公众延伸普法。利用“4·15”“8·8”“12·4”等普法节点,开展“六进”活动500余场。“与法相约·走进橘子洲”海关法治宣传日活动吸引公众打卡互动500余人次;联合多部门举办进出口食品安全责任年启动仪式、国门生物安全标本展、抵制“套代购”走私普法宣传进高校等活动,共筑社会法治防线。

2025年4月15日,长沙海关在长沙黄花机场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生物安全宣传活动,面向进出境人员、外贸企业、社会公众等宣讲海关法律法规。
融入法治全程,让治理更有力
“我从国外寄来的包裹为何还要缴税?”
“您好,这是进境物品关税征收办法规定的……”
在“枫桥经验”工作室里,海关公职律师耐心释法,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长沙海关坚持“普法融入治理”,把法治宣传贯穿立法、执法、争议化解全过程,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融入立法修订。长沙海关在参与海关总署《海关法》等法规修订期间,深入企业调研、反馈执法实践需求;推出《海关综合保税区管理办法》动漫,被总署“海关发布”采用,实现“立法—普法”良性互动。
融入执法实践。树立“执法即普法”理念,在1200余起行政处罚、400余起稽查作业中推行“说理式”执法、“嵌入式”普法。入选全国海关典型案例9个,被湖南省司法厅采用10个、推荐司法部1个。
融入争议化解。在行邮现场建立“枫桥经验”工作室10个,通过说清事理、说透法理、说通情理,化解行政争议百余起,1个化解指南和4个化解案例成功入选海关总署典型做法。在复议应诉中加强释法明理,争议化解率80%。

长沙邮局海关关员在“枫桥经验”工作室,与进境邮件的收件人进行面洽,现场解答进境邮件税费问题。
与此同时,长沙海关注重以文化人、以文润法,让法治更具温度与感染力。依托清末长沙关税务司公馆旧址打造的“海关公廨”法治文化基地,年接待量超百万人次,被评为湖南省红色法治文化和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基地定期举办公众开放日、法治沙龙、主题展览等活动,成为展示海关法治形象的重要窗口。
法治之路,行则将至,做则必成。五年来,长沙海关用法治织密“国门防线”,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依法行政;面向未来,这座“法治之关”仍将以坚实法治保障,为开放型经济拓展更广阔的新局。
来源:红网
作者:肖依诺
编辑:孙婧紫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