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八五”普法工作巡礼③
辰溪:播撒普法种子 厚植法治沃土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邱承 通讯员 龚艳
沅水河畔,法治之风劲吹辰阳大地。
从非遗土陶的法治印记到龙舟赛道的普法身影,从云端课堂的互动热潮到田间地头的乡音释法,一颗法治的种子正循着“孕育—扎根—生长—绽放”的轨迹,在辰溪沃土上悄然生长。
“八五”普法期间,辰溪县抓牢创新与实践的“牛鼻子”,以系统布局选育良种,以全域覆盖广泛播撒,以精准施策深耕细作,终迎来法治信仰枝繁叶茂、社会和谐硕果盈枝的动人景象。县委依法治县办被全国普法办、司法部评为“八五”普法中期通报表扬单位,县人民政府被评为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
扎根筑基——完善普法体系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辰溪县从源头发力,制定“八五”普法规划,将普法与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文化建设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确保普法工作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方向不偏、靶心不散。
坚持政治引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任务,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和党校重点课程,五年开展专题学习40余次、专题研讨10次,各乡镇、县直部门领导班子学法每年不少于4次。推行《辰溪县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规章清单》制度,增强“关键少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

(“12.4”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
拧紧责任链条。制定并动态更新《辰溪县普法责任清单》,明确各乡镇、各单位普法职责和重点宣传法规;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统筹全局,深化《辰溪县党政主要负责人集中述法办法》的实施,将普法工作纳入述法报告,组织乡镇及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现场述法,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
深化督导整改。创新推行“法治督察+党委巡察”双融合模式,将法治建设纳入巡察重点,以刚性考核倒逼责任落实。
靶向“选种”——实现普法全覆盖
辰溪县聚焦不同群体法治需求,兼顾“大水漫灌”与“精准滴灌”,推动普法全覆盖、无死角。
抓好“关键少数”学法。持续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年度学法考试考核制度,组织领导干部每年完成50小时学法任务,督促全县领导干部通过如法网线上考法,对考法未通过的,在年度公务员考核时不能确定为优秀等次。
精准对接民生需求。精准对接群众“急难愁盼”,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自然资源保护法》《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教育引导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让普法不再是“走过场”,而是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及时雨”。
深化以案释法机制。坚持“执法+普法”“服务+普法”“司法+普法”制度,将普法融入执法司法和管理服务全过程,要求执法、服务、司法人员在具体案例中必须解释说明法律政策依据,增强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累计以案释法1.2万余次。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围绕企业需求,组织法律服务团开展“法治体检”活动150余次、法治讲座1800余次、法治宣传1000余场,发放普法宣传资料50万余份。

(“千所联千企”专项行动)
深耕“培育”——创新载体接地气
普法宣传不是“一阵风”,而是“持久战”。辰溪县打破传统普法的枯燥感,创新传播载体,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法治宣传“接地气、冒热气、有活力”。
建强普法阵地。聚焦法治品牌内涵提升,统筹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五年来,建成了城东市民健身活动中心法治文化长廊、柳树湾社区500米法治格言一条街、刘晓公园法治主题公园、城南屈原宪法公园等210余个法治文化阵地和3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依托全县294个村(社区)的公共法律服务点、法治宣传栏、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打造“家门口”的普法阵地。依托非遗土陶文化开辟青少年法治教育新基地,相关做法获得了2025年第三届“法治时代”全国普法创新案例奖。

(辰溪县宪法公园一角)
丰富活动载体。深化“法治+民俗”“法治+非遗”等特色路径,“法治灯谜活动”作为春节元宵期间的固定节目始终广受群众好评;端午龙舟赛期间,推出普法员“划桨讲法”、龙舟鼓手“擂鼓问法”等“法治+民俗”特色普法活动;全国“村BA”南部赛区的“普法加油站”,让大学生普法志愿者成为赛场之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主动融入湖南省“湘遇非遗•法治同行”系列活动,深耕本土文化创新普法形式,创作普法音乐视频《茶山号子来普法》,推动其网络浏览量突破百万;以辰溪土陶为载体,打造“以‘法’为‘罇’守护百姓幸福生活”陶艺普法作品;策划推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配乐诗歌、《生日愿望》法治微电影等一批法治文化精品,有效提升辰溪法治品牌影响力。

(“法治灯谜”活动)
打造立体格局。深入推进宪法法律“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等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7万余份。通过“村村响”大喇叭、“田间普法”等形式,用“乡土话”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农耕生产资料质量鉴别、食品药品卫生、反电诈等法律常识,提升农村居民的法律和安全意识,让普法更接地气、更具人气。推行“部门+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普法模式。配齐50名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将法治、禁毒、防溺水等知识融入“开学第一课”,每学期开展不少于2次法治课程;举办校园法治诗歌大赛、“公益小法官”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猜等校园活动。

(辰溪县仙人湾学校“开学第一课”暨民法典进校园活动)
强化示范创建。“未来城”法治小区将法治元素融于生活场景,实现沉浸式普法;精准对接全年龄段需求,以法治书屋、普法学堂提供分众化学法服务;构建“预防+排查+化解”纠纷调处机制。两年多来,该小区在司法所指导下成功调解纠纷29件,成功率98%。小龙门乡小龙门村、后塘瑶族乡丹山村、火马冲镇山塘驿村等5个村被授予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其中,山塘驿村组建“和事佬”小分队,开设信用超市,创新《法治宣传七字歌》,通过多元普法浸润人心,为法治乡村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播撒一粒普法种子,收获一片法治绿荫。辰溪县将持续深化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让法治信仰成为全民共识,为乡村振兴与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法治动能,在法治辰溪建设的道路上续写新的篇章。
来源:掌上怀化
作者:邱承 龚艳
编辑:邬璐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