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深耕五载普法路 法治花开满五溪——怀化市“八五”普法工作纪实
2025-11-17 17:30:41 字号:

深耕五载普法路 法治花开满五溪——怀化市“八五”普法工作纪实

在乡村,“法律明白人”正用方言讲解反诈法律知识;校园里,学生在“模拟法庭”上激烈地辩论着;企业内,律师为工人解读劳动合同法……

自“八五”普法启动以来,这样的场景在怀化城乡随处可见。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以日复一日的坚守、润物无声的渗透,让法治精神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滋养怀化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养分。

今年是“八五”普法规划收官之年。2021年以来,怀化市以制度为基,以创新为翼、以实效为本,推动“八五”普法规划落地落实,走出了一条独具怀化特色的全民普法新路径,为深入实施“五新四城”战略、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怀化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五年来,怀化平安建设工作位居全省前列,先后获评全国“八五”普法中期突出单位4个、突出个人3个,全国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2个,湖南省非遗法治文化优秀作品征集优秀组织奖2个。2024年,8项法治领域工作入选第二届《法治时代》创新论坛创新案例;2025年,《行政系统内部全周期执法监督体系构建研究——以怀化市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实践为例》《打造公共法律服务新样板护航怀化国际陆港新高地——怀化司法局关于湖南(怀化)国际陆港法务区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等7项工作入选第三届《法治时代》创新论坛创新案例,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怀化经验”。

统筹筑基——织密大普法“责任网”

制度为纲,层层压实普法责任。怀化始终把普法工作作为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与法治怀化建设同部署、同考核、同落实,以制度保障推动责任落地。

强化组织领导。每年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研究部署法治建设工作,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述法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有关问题,切实履行党政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责任。

压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面落实普法责任清单、年度任务清单、履责报告评议、以案释法等制度,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全域推进”的“大普法”格局。

壮大普法力量。成立“法润三湘”大学生普法志愿者队伍,每年招募700余名怀化籍大学生开展寒暑假“送法下乡”活动,共吸引了来自省内外高校的1200余名大学生参与。遴选高校教师、法官、检察官、律师及法学专业人才和法律实务工作者等19人成立“八五”普法讲师团,壮大普法队伍。

精准滴灌——激活全民守法“关键点”

分类施策,法治服务直达民心。针对不同群体法治需求,怀化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中心,摒弃“大水漫灌”,实施“精准滴灌”,让普法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推动全民守法。

紧盯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分级分类制定领导干部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规章清单,实现党政机关法治建设主要负责人述法全覆盖。2021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300余场次。其中,2024年以“市级主场+县级分场”视频会形式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公开课活动,参学1000余人。坚持以考促学、学考结合,加强国家工作人员法律学习教育,每年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学时完成率、参考率、通过率均达100%。

紧抓青少年“关键时期”。积极贯彻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夯实青少年法治课堂主阵地,全市各学校法治教育、教材、师资、课时实现“四落实”。法治副校长配备全覆盖,截至2024年底,全市628所中小学校,共聘任法治副校长759人,每个学校均聘有1名以上法治副校长。通过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周活动、“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利剑护蕾·雷霆行动”“防校园欺凌”等系列宣传活动,加强防范校园欺凌、性侵害、毒品、电信诈骗、套路贷等方面的法治教育,推动学校依法治理。2024年,为全市学生举办各类专题法治讲座500余场,发放图文并茂的法治读本、趣味文化产品8万余份,让法治意识从小萌芽。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针对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农民工等特殊人群开展专项普法宣传活动,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市妇联开展“湘妹子赶集日普法活动”“护花绽放”女童权益保护公益法治宣讲、“3·8维权月”“法治怀化·巾帼普法在行动”等一系列活动。市人社局、市司法局开展“薪暖农民工”“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服务活动,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宣传。

新晃利用春社节开展普法活动

创新破圈——打造法治传播“新引擎”

文化赋能,让普法“活起来”“火起来”。怀化打破“说教式”的传统普法模式,以载体创新提升普法吸引力与传播力。

媒体矩阵广覆盖。打通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渠道,开设“普法园地”“以案释法”“普法微课堂”等普法专栏,深耕权威解读。短视频、直播、社交平台等新媒体主动破圈,让普法从“单向灌输”变成“双向互动”,从而构建起“报、网、台、端、微、屏”于一体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文化搭台强赋能。以“文化为桥、法治为魂”,将法治文化与民族民俗文化相融合,把普法活动融入“村BA”“楼BA”、传统龙舟、广场舞等文娱赛事,经常性组织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五年来,全市举办法治文艺演出500余场。通道县利用“大戊粱”“六月六”歌会、“芦笙节”等节庆日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三句半”“琵琶歌”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法治文艺节目,深受群众好评。

法治宣传走进龙舟比赛活动现场

“非遗+普法”润心田。将传统非遗技艺与法治元素深度结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法治文化产品。荣获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治文化作品大赛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胜奖3个,怀化市司法局蝉联“优秀组织奖”。《遇到校园霸凌怎么办?》获2024年湖南省“懂常识、守常规、成常态”网络普法短视频征集展播活动评选三等奖,《靖州苗族歌鼟-学法》获优胜奖。怀化市司法局代表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作“法治进文旅场馆”经验交流发言,获优秀组织奖。

通道侗族自治县“法治+非遗”普法宣传

法治阵地提质效。融法治元素于群众生活,打造普法生活化场景。建成怀化市宪法主题公园,与鹤鸣洲法治文化广场、迎丰公园法治文化公园、金海法治文化广场,形成“两公园两广场”普法宣传阵地格局。推动法治阵地建设向基层延伸,在农村(社区)因地制宜建设法治小游园、小广场。目前全市建成县级以上法治文化广场(公园、长廊)30个。

2024年12月4日,怀化举行2024年“国家宪法日”主题活动暨宪法主题公园宣誓墙揭幕仪式。

法治惠民——绘就善治怀化“新图景”

普治融合,法治红利浸润城乡。普法的最终目的,是让法律成为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怀化坚持“普法+实践”深度融合,将普法贯穿于矛盾化解、民生服务全过程。

为深化依法治企,怀化利用民法典宣传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送法进企业”,将法律知识转化为企业经营的“防火墙”、发展的“导航仪”。在全市律师行业系统深入开展“千所联千企”活动,加强经营管理人员普法教育,构建“学法、懂法、用法、守法”的企业治理生态。落实公司律师制度、企业法律顾问制度,保障企业合法合规经营,推动企业合规建设,提高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走进湖南(怀化)国际陆港法务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明亮的大厅里,功能分区清晰明了,咨询、调解、公证、仲裁等职责分工明确。

依托怀化国际陆港法务区,怀化积极开展涉外法律宣传,提高公共法律服务知晓率、首选率、满意率,助力企业“走出去”。自2025年5月6日试运行以来,共办理公证事项844余件,其中涉外公证82件;办理法律咨询2300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9件。

湖南(怀化)国际陆港法务区

法治化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沃土”,而精准有效的普法工作,则是滋养这片“沃土”的“及时雨”。近年来,怀化紧扣企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进园区、联商会、访企业、解难题”活动和“五新四城·法治护航”三年专项行动,通过上门走访、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零距离”倾听企业诉求,积极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普法宣传。怀化市司法局开展“千所联千企”“服务实体经济 律企携手同”活动,全市律师行业服务企业135家,共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各类法律问题370多个,调处涉企矛盾纠纷140件,审查合同270份。

芷江法治宣传进企业

乡村治,则天下安。法治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更是保障群众安居乐业的关键支撑。近年来,怀化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扎实推动法治乡村建设。截至目前,全市现有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4个,湖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85个。

同时,深入推进“1+1+N行动”,全市已培育法律明白人8860名,实现法律明白人培训全覆盖。落实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制度,村(居)法律顾问配备率100%。溆浦县刘家渡村获评2023年全省“最具影响力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村,全市12个村镇上榜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为乡村绘就出一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和谐宜居”的美好画卷。

法治之路,行则将至;普法工作,做则必成。站在“八五”普法收官的关键节点,怀化将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延伸触角,让法治光芒照亮城乡每一个角落,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怀化、平安怀化提供坚实保障。

来源:怀化日报

编辑:王媛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