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璇 怀化报道
秋日清晨的阳光,干净透亮。
怀化市溆浦县几名社区矫正对象正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墙上“重塑人生,回归社会”八个大字格外醒目,这里正进行着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教育挽救攻坚战。
5年来,溆浦县司法局深入贯彻落实《社区矫正法》,坚持“监管与帮扶并重”理念,探索出一条“规范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社区矫正新路径,累计帮助2000多名社区矫正对象重拾生活信心,有效预防和减少犯罪,为平安溆浦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智慧赋能,构建精准矫正新格局
走进溆浦县社区矫正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全县社区矫正对象的动态信息。
“我们投入400余万元建成了1个县级指挥中心和3个智慧矫正分中心,配备自助矫正终端、电子定位、VR体验等现代化设备。”社区矫正工作局负责人介绍道。
通过深度应用“湖南智慧矫正一体化平台”,溆浦县构建起“人防、技防、智防”三防共治体系,实现了对矫正对象学习、心理及活动的动态精准掌控。
5年来,累计依法开展调查评估两千余件,实施训诫、警告、提请撤销缓刑等执法措施近百人次,保持了“零脱管、零漏管”的良好记录。
真情帮扶,见证蜕变之路
“现在睡觉踏实了,做事也轻松了,心里不再有那么多的疙瘩了。”梁某某面对回访的工作人员,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
2021年,因妻子出轨而持刀伤人的梁某某被判处缓刑5年。入矫初期,他对妻子的出轨余恨未消,对自己的入罪获刑心意难平。最危险的是在2022年6月,在岳父的丧礼上见到妻子与被害人一同出现时,他瞬间崩溃,产生了“同归于尽”的极端念头。
社区矫正中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多名工作人员轮流通过电话沟通疏导,最终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悲剧。
针对梁某某的特殊情况,工作人员采取“外紧内松”策略,组建专门监管小组,同时通过常态化谈心谈话,以子女教养为切入口,帮助他找到情感的支撑。
2024年1月,前妻起诉离婚,中队为梁某某提供全程法律服务,帮助他认识到“放过别人也放过自己”。离婚后,3个子女都选择跟随梁某某生活。如今他白天工作,早晚陪伴子女,生活充实而有规律,成为了社区矫正对象中遵规守纪的典范。
在溆浦县某敬老院,经常能看到一个年轻人为老人理发的身影。他就是社区矫正对象唐某宇,2005年10月出生,因犯非法拘禁、抢劫罪被判处缓刑3年。
社区矫正对象唐某宇在敬老院为老人理发
针对唐某宇的情况,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组建专项帮扶小组,通过法治教育和心理疏导,帮助他深刻认识自身行为的违法性与社会危害性。
在了解到他有理发技能后,帮扶小组积极协助其解决开店选址、证照办理等实际问题,支持他开设了一家理发店。
更令人欣喜的是,在帮扶小组的引导下,唐某宇定期前往敬老院为老人义务理发。“在服务老人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被需要、被认可的快乐。”唐某宇说。
这把理发刀,不仅让他实现了经济独立,更修复了与社会的关系,完成了从“问题青年”到”爱心志愿者”的转变。
“张阿姨,谢谢你们的暖心帮扶,我现在在学校很好,一定好好学习……”这个打给社区矫正中队张队长的感恩电话,来自暂予监外执行对象刘某进15岁的儿子。
刘某进因贩卖毒品被判刑,又因患尿毒症被暂予监外执行。每周三次的透析让这个家庭陷入困境。工作人员在走访中得知刘某进儿子初中毕业后没能考上高中,立即将其列为重点帮扶对象。
经多方联系,最终帮助孩子进入怀化扬州慈善励志班——扬州旅游商贸学校就读,免除了学杂费、食宿费,还报销寒暑假往返火车票。
这个濒临深渊的家庭重新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多元共治,打造社区矫正“溆浦模式”
溆浦县社区矫正工作的成功,得益于构建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机关牵头实施、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体系。
溆浦县社区矫正工作局联合爱心协会进行帮扶
县社区矫正委员会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主任,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教育、人社、民政等十余个部门为成员,建立完善了议事协调、信息互通机制。同时积极引导工会、团委、妇联及公益组织、志愿者广泛参与,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5年来,累计开展分类教育780余场次,组织公益活动560余场次,为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团体心理辅导1200余人次,帮助150余人次解决就业问题。
2024年9月,溆浦县社区矫正工作创新实践荣获第二届法治时代创新论坛“2024年社区矫正工作创新案例”荣誉称号。
“社区矫正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帮助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成为守法公民。”溆浦县司法局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坚持法治化与人性化相结合,让社区矫正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为平安溆浦、法治溆浦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望着一个个重获新生的社区矫正对象,我们看到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刻意义——它不仅是刑罚执行方式,更是一场拯救灵魂、重塑人生的工程。在这条用爱心和责任铺就的道路上,溆浦县社区矫正工作者正在用真情书写一个个动人的重生故事。
来源:红网
作者:刘璇
编辑:邬璐明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